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湘风俗的“清明上河图”——读徐志频《湖南人怎么了

(2009-10-14 15:19:30)
标签:

湖南人怎么了

徐志频

湖南风俗

湘商

清明上河图

文化

三湘风俗的“清明上河图”

                         ——读徐志频《湖南人怎么了?》

 

 

当湖南高唱“中部崛起”融入世界经济大潮而再次吸引了世人目光的时候,当湖南商会办得如火如荼,湘人欲图实现湖湘文化从湘军、湘政到湘商的第三次复兴的时候,当共和国经历一个甲子轮回重新扬帆起航的时候,一个湖南作家既不沉溺于湖南过去的历史辉煌,也不回避湖南人的性格弱点和湖南当下的现实问题,于是《湖南人怎么了?》顺势而出,令国人为之侧目。

《湖南人怎么了?》最初的名字为《湖南脸谱》,想通过湖南十四个市洲的历史人物和风土人情来展示湖南人的性格形象。起初看到徐哥写的《嘴巴长沙》,觉得这个“嘴巴”颇为契合长沙人能说善策的形象,也能代表当下湖南人真实的情形,而不仅仅是历史上湖南人“霸蛮强悍”、“敢为人先”的遥远空洞的形象,当然这种“策”依旧是湖南人一贯的不受拘束、天马行空的性格的一部分。

后来再看《土气湘潭》,愈加觉得徐哥把历史和现实融合一体,让历史人物走到了当下,也让我们更加生动地触摸到了湖南人当下的生活,这已经不是历史的照搬和再现,而是打破了“湖南人历史崇拜”、只讲历史不讲现实的怪圈,进而上升为一种现实生活的再现和文学的再创造,今天的生活也就是湖南人明天的历史!

徐哥妙笔生花,创造力尤为旺盛,下笔如有神助,动辄数千言,让我叹服。今年五月份,正值洪江古商城“湘商寻祖”活动渐趋高潮的时候,我斗胆给徐哥出了一道题目(这还是我第一次作为编辑让别人写命题作文),希望他提前把“怀化篇”写出来。想不到他第二日就把文章发给我,一篇追溯洪江商业活动的纵横历史、铿锵有力的《蛮商怀化》诞生了。

读后我喜不自胜,这可说是我读到徐哥的最为精粹的文字之一,笔端在历史、现实、未来之间跳跃而无碍,抒情和议论相得益彰。语言文字的纯熟无可挑剔,个性的白话文和诗词典故融合得了无痕迹,读来朗朗上口,我以为堪称一篇文学的典范。徐哥笔力雄健,接下来竟是一发不可收拾,十四州的文章陆续写出,蔚为壮观了。

徐哥今年连出三本书,湖南十四脸谱的写作几乎也是一气呵成的。正逢才思泉涌的旺季,徐哥的充沛创造力自不待言,而把湖南十四州的风土人情写成一个体系,则不仅仅是下笔千言的天赋或者旺盛的创造力能够达到了,而是需要深刻的思想磨练、长期的技法修炼进而具备宏大架构的驾御能力,这对一个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一个作家真正成熟的标志。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湖南人固然有湖南人的总体特征,但这个总体特征也是各大市州湖南人的具体而微的丰富个性和表情构成的,湖南人的内部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怎样表现出来?这就需要一个作家深入的观察和细致的思考。

十四个市州,各自冠以形象性的标记,譬如“嘴巴”、“眼睛”、“眉毛”、“手掌”,或者直呼“书生”、“美人”、“商人”、“蛮人”,未读文章内容,形象已然跃然纸上。我想,在未读这本书前,外人大概只知道一个“大写”的历史上的湖南人,以军功、政治来衡量的湖南人,读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各地湖南人有这么多风格迥异的差别,有这么多活生生的血肉表情,岂止“刚烈军人”而已,还有温和商人、窈窕美人……虽然其中对各地湖南人的区分,少数地方未免有夸张和牵强之嫌,但其叙述多辅以故事情节,整体而言概括得惟妙惟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文学的角度而言,徐哥把历史上大写的湖南人还原成当下的具体的湖南人,可谓功莫大焉!徐哥以一支笔写出了湖南十四州的体系,写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湖南人,这也是一个作家蜕变而成熟的标志。可以说,《湖南人怎么了?》中的“湖南十四脸谱”就是三湘风土人情的“清明上河图”,更是转型时期湖南人的生动写照,也将对未来湖南人的形象提供参照。

《湖南人怎么了?》分为上下两辑,上辑是文学创造,下辑是人文反思。反思湖南人,不能提到新近兴起的“湘商现象”。

湖南第一个写湘商的作家是王跃文。而一本文学随笔,用了这么多的篇幅来写湘商,徐哥是湖南作家第一人。这说明,徐哥是一个与湘商、与历史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家,远非那些躲在书斋里闭门造车的文学家能比。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结构,深刻影响了国人的思考方式。湖湘文化也在力图超越过去湘军、湘政的辉煌,酝酿着第三次雷动,这就是以湘商的大旗来整合湖南人,开辟新方向。我们文化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迎接这股潮流的挑战?

徐哥写的几篇文章,不管是《蛮商怀化》、《湘商的出路是不与人斗》、《话“湘商文化”正当时》还是其它文章涉及湘商的内容,大都是在参与湘商事业的现场时记录的,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历史的参与感和深刻的反思力。我想,这也是一个作家怎么去介入历史,以一个文化人的责任去推动历史进步的具体表现。湖南人,与时推移,经世致用而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个作家要有深刻的历史意识,不仅仅是歌颂过去湖南人的丰功伟绩,高呼“湖南人凭什么”,而要使历史的成功经验对当下现实有裨益,也能够直面历史给当下现实造成的负面影响,反思“湖南人怎么了”,最终,我们的历史意识让我们具备了担当精神,使我们当下的一举一动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最终书写了未来的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