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源于去南疆参加首届丝路明珠喀什噶尔国际旅游文化节暨第五届新疆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与展销活动(8月16日)和以“魅力新疆、和谐新疆、千古玉都、神奇和田”为主题的第六届新疆国际旅游节暨第七届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活动(8月25日),期间我有幸观瞻了人们常提及的和田三棵“圣”树。
到了南疆,一定会有当地朋友告诉你,南疆旅游就是“阿克苏的三个洞、喀什的三座墓还有和田的三棵树”。这三棵老树被当地人视为“圣物”,人们都自觉的看护和敬奉它们,认为它们是和田丰饶地气的象征,所以,你去看这三棵树就无异于去“朝圣”。关于和田三棵树,图片、文章、报道、网贴都不少,这里只是再想从游客的角度来归纳和梳理一下,以方便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http://s16/bmiddle/50bd0887g8f0329a1d52f&690
第一棵树—核桃树王
所处位置:和田县巴格其乡
科属:核桃属胡桃科。核桃,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
树龄:1300年
简介:经考证,该树已有1300多年历史,属唐代的果树,堪称老寿星。该树独占一亩天地,树高16.7米,树冠直径20.6米,主干周长6.6米,冠幅东西长21.5米,南北宽10.7米,树型大抵呈“Y”字型,整个大树主干五人合抱围而有余。由于年代久远,主树干两头已空,组成一个上下连通的“神仙洞”,洞底可包容四人站立。进口直径0.74米,出口直径0.55米,可容游人从洞口钻进,顺着主杆从树丫上端出口处爬出。树洞内被烟火熏得灰黑,若不是那些顽皮的“巴郎”冬天爬进去烧火取暖的杰作,就是那些笃信“胡达”的老人们在洞里点燃祈求“核桃王”的庇佑?挂果时枝干经不住果实的重压,人们不得不在四周搭起了支撑的架子。如此古老的核桃树王,确以年产6000多个核桃而闻名于世。
景区导游胡萍特意介绍了另外两个神奇的事情,一是在老树身后长出的核桃树也已步入壮年,不仅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而且果实累累。稍远一点看,就像依偎在一起的母女俩,根连根,心连心,共同步入新千年。二是源于核桃树本身的植物特性,女人还可在核桃树下休息,而男人绝对不行,否则就会有麻烦。
尽管它历经沧桑,饱受摧残和煎熬,然而这棵核桃树还是顽强的活着,郁郁葱葱,果满枝头,笑迎八方宾客。
传说之一:树种源于玄奘。
玄奘取经回唐途中饥渴难耐而昏迷,醒来后发觉相近的沙漠荒滩长满了果实累累的大树。一阵风吹过,果实纷纷坠地。坚硬的果壳脱落后,露出莹亮光滑的果肉。食之神清气爽精神抖擞。于是他摘了很多果子,日食一枚,行至于阗时将仅剩的三枚送给热情好客的于阗人。于阗人把它作为种子,只要一棵存活至今。
传说之二:状元树
明代中期中原有对匹俦(chou),容颜奇丑非常,又年过半百没有子嗣。忽一日,梦一神仙指导“大漠西域有一奇树,食其果便得子。”匹俦(chou)二人历尽艰辛,苦寻三年,终究找到了神树。食其果,面貌娇艳,数月后得子。后来其子高中状元,人称神树为状元树。
不知神树至今还有没有神力。但是核桃益智养颜却是现实。
http://s11/bmiddle/50bd0887g8f031ac8cd3a&690
http://s5/bmiddle/50bd0887g8f0320d1d3e4&690
第二棵树—无花果树王
所处位置:和田县拉依喀乡的“百味仙果园”
科属:桑科榕属,无花果。学名Ficus carica
Linn。落叶灌木或乔木,高达12m,有乳汁。据科学家研究,无花果并不是没有花,它有花但是花很小,人们看不到而已。所以,人们才把它叫做“无花果”。
树龄: 500年
简介:这棵无花果树王树枝蔓延,占地一亩多,有“以五百年无花果王国而闻名”。据考证,此树初栽于1507年,至今500年古老的它历尽沧桑却毫无龙钟之态,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可谓世界之最,更令人称奇的是,古老的无花果树王连年新枝勃发,尽管它已经上了年纪,但每年都能挂果14000—15000个,且果色翠绿,滋味鲜甜,是其它树上的无花果不能比拟的。
由于果树分枝太多,果实太重,人们为它专门垒起一圈平台,每棵分枝都用木棍撑着,当心把它被压倒在地爬不起来。冬天时,需要把支撑果树的木棍撤棹,平放树身。将一些作物的谷秆压在其上,然后盖土,春天再把它挖出来。仅这样做一次,就需要15个壮汉,一周才能完工;年年如此,实属世间奇闻。
围着这棵树绕一圈,会足足花上5分钟以上,如果钻进树丛,里面就是一个遮天蔽日的小型森林,树并不高,只有4米左右,枝干和根贴地而生,向四周蔓延,像一座巨大的盆景。在它“居住”的果园内,各类果树宠拥着它,葱绿一片,游客们纷纷前来参观,围着它转上几圈。临走时还可摘个果子尝尝,定会让你从口中一直甜到心里。这时,你断然不会再想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里偷吃禁果,用园里的树叶遮盖自己阴部的说道。
无花果属小乔木类,维吾尔语称“安橘尔”或“安吉尔”。因花藏在花托里看不见而得名,所以又叫“神秘之果”。特别神奇的是,离这棵老树100米的地方又长出了两棵无花果树,已经有60多年的树龄了,每年都能结约4000个无花果。
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于阗有一农民叫艾则孜阿洪,早年娶一美貌妻子,夫妻相爱,生活幸福,唯一遗憾的是婚后多年来未育,于是他便四处求医,无果。一日求医至昆仑山偶遇一老者,老者为其行所动,遂将西王母所赐手杖转赠于他,并再三嘱咐:将此杖栽于庭院,用三十三个葫芦装满喀河源头圣水,春夏秋冬各浇一次。艾则孜阿洪回家后遵老者之意精心呵护,三年后的一天,神杖萌发嫩芽。次日,即枝繁叶茂,第三日未见开花便结果,艾则孜阿洪喜而食之,次年便添贵子。
第三棵树—葡萄树王
所处位置:洛浦县杭桂乡乌斯坦乌其村
科属:藤本植物葡萄,又称提子,是葡萄属(Vitis)落叶藤本植物,掌叶状,3-5缺裂,复总状花序,通常呈圆锥形,浆果多为圆形或椭圆,色泽随品种而异。
树龄:135年
简介:据考证,老葡萄树栽于1850年,葡萄原本是藤本植物,但是和田的这棵老葡萄已经长成了大树,并有半个多个世纪的冬天不需埋土。这棵葡萄树的茎干充斥了整个院子,每年都能收上一两千斤葡萄,味道不用说是非常绝妙的,并且一串常常就有500克重。葡萄树王的主人叫艾买提阿洪,他说葡萄树的根是从十几米开外的老宅底下爬过来的,每年能结许多的马奶子葡萄。
这棵堪称葡萄树王的老葡萄占据空间一亩多,主干有水桶般粗,爬在架上的藤也比碗口粗,树皮斑驳脱落,露出黑褐色的树干,看上去像一条垂死的巨蟒。主干枝以下已找不到一丝绿意,主干枝以上枝中萌生出数不清的新枝,叶圆卵形,三裂至中部附近,边缘有粗齿。圆锥花序与叶对生,花杂性异株,浆果椭圆状球形,表皮有白霜。葡萄汁多皮薄,晶莹甘甜,亦能制成葡萄干和酿葡萄酒。
http://s4/bmiddle/50bd0887g8f0333b74953&690
http://s4/bmiddle/50bd0887g8f03393c0a73&690
神树“兔爷”常守护
另一说法
第三棵树—梧桐树王
所处位置:其娜民俗风情园
科属:法国梧桐为落叶乔木。主要生长于中亚热带地区。悬铃木俗称“法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悬铃木科,科下仅有一属即悬铃木属,属下约7种,原产东南欧、印度及美洲。但我国引入栽培的仅3种,即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也称英桐和该杂交种的亲本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又称美桐、三球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又称法桐。现在我们通常把这三个种统称“法桐”。
树龄:1460年
简介:此古树为
“法国梧桐”,它生长在一片绿荫丛中,高傲挺立独一无二。它的周围都是些瘦弱无助的乔灌树木,没有一棵与它“同一家族”的法国梧桐。在这里,别的树枝叶灰蒙灰蒙,无精打采。而它却容光焕发,碧绿透亮。这棵“法国梧桐”高约数丈,直径为9米,当地居民称其为其娜尔。其娜尔维吾尔语为梧桐树,学名:三球悬铃木,该树龄1460年,其娜尔与英语china谐音,大概7个成年人才能将它环抱。他有7个大的分枝,每个分枝的直径都是1.2米,旁边地上横着的枝干是1999年遭遇狂风侵袭断裂下来的,神树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断掉一株分枝,就会从旁边长出一棵新枝。它树叶表面的茸毛非常长,十分适用于绿化环保,在和田这样气候干燥,沙尘飞舞的地方起着吸附尘土,净化空气的中作用。
通过招商引资,千年梧桐王所在地已经开辟成其那(维吾尔语“梧桐”的意思)民俗风情园,园中修建了葡萄长廊和供游人休憩的木屋、竹楼,还有游泳池和生态餐厅。每到旅游旺季,当地加工桑皮纸,制作民族小刀、木雕的民间艺人会被请到民俗园,为游客现场演示各自的拿手绝活。其中加工桑皮纸的托乎巴克老人曾经两次应邀到国外表演桑皮纸原始加工工艺。
传奇:
美丽的和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神树的传说绵延了一千多年。传说它的种子是飞鸟从天上衔来的,也有人说是七仙女下凡时不慎丢下的树种所致,还有人说是“胡达”为繁衍后代所赐,因此信仰的人们把它视为“神树”,据说婚后不育者前去祷拜就可以如愿以偿。神树虽然历经沧桑数千年,但枝繁叶茂,浓如织、美如画,追溯它的由来,无不使人产生神秘的遐想。
千年的梧桐非常罕见,因为一般的梧桐最多只能存活800年,这又平添了神秘的色彩,周围民众都奉之为神树,对其顶礼膜拜。传说围绕神树顺时针转七圈可以保佑一生平安,后来这层含义被演绎为:男士顺时针绕转七圈就会步步高升、仕途坦荡,女士逆时针绕转七圈可使时光倒转,青春永驻。
http://s1/bmiddle/50bd0887g8f033f772c30&690
兄弟重逢情意浓
想法一:
当地人俨然已经把和田原来意义上的老三棵树—核桃树、无花果树和葡萄树,演绎成了现在寓意上的新三棵树—核桃树、无花果树和梧桐树,其实想来这也无可厚非。不是和田有三宝—玉石、地毯和丝绸,已经变成了和田新三宝,阿胶、维药和大芸了吗?一不留神,或许玫瑰花也会成为下一届三宝之一呢!就像塔城三大宝—芨芨草、牛粪块,二转子媳妇满街跑,到后来的主席躺在过门外、领袖的头像变成废铜块,酒的价格比肉高,一直演绎到现在的风干肉、老风口、自摸和吗?我倒是十分推崇这样一句话:在和田,玉石无价;在塔城,人情无价。但这里想说的是,尽管这次我没能去观瞻葡萄树王,新三棵树的确立,可能是旅游半径的缘故,也可能是时尚的问题,还可能是其它鲜为人知的什么原因,但我还是觉得葡萄树应该入选和田三棵树,不仅是其娜尔是法国的梧桐科属,更主要的是葡萄是当地的传统产业,也是广大群众致富的当家品种。
想法二:
网上有这样一段记述和田的文字:“和田这个地方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主要居住着维吾尔族和汉族。这里每人每年平均收入只有800元。此地久旱无雨,风沙极大,听说每年每平方公里要降落沙尘7吨半。你能想象得到吗?
路过和田,走进村庄,遍地是灰尘覆盖的世界,那玉米叶上,那桦树枝头,那乡间小路、那村落庭院,总是被一层厚厚的浮尘裹着。老人们艰难地行走在撒满尘埃的路上,儿童们有意踏着飞溅的尘土高高兴兴上学去。显然,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里的日子,沙尘永远淹没不了他们永不灰心的家园。”
但我在和田见到的法国梧桐却容光焕发,碧绿透亮,具有消尘、降噪与净化空气的作用,当然想说的已不言而喻了…
感悟一:
维吾尔族人有许多好的生活习俗,十分懂得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这次在和田短暂逗留期间,听说有不少有条件的当地居民都喝沉淀净化过的河水(喀什玉龙河),我也亲眼见到过专门经营此道的维吾尔族老乡和运输的车辆,每桶10元人民币。当地人认为河水为阳水,也叫公水,不结垢,不得胆结石,也不容易得病;自来水为阴水,也叫生水,易结垢,所以也容易得病。
http://s4/bmiddle/50bd0887xd965564e39c3&690
感悟二:
在和田博物馆里,我见到了汉晋时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这件国宝级的文物把立刻把我回归到了千年以前的时空隧道,千年前的神秘预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则盘旋在我的脑际。
1995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新疆民丰县发掘尼雅遗址的一座墓葬时,清理出土了一件罕见珍贵的彩锦护臂。彩锦用宝蓝、绛红、草绿、白、金黄等五色彩线织出星云、神兽等图案,并在图案中贯穿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之字。彩锦的形式和内容体现了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五星出东方”指五大行星在某一时期内共同出现于东方天空。“中国”与现在的意义不同,指中原地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说当五大行星共同出现于东方天空时,对中原有利。这种五行学说是先秦时期,中原的先民在观察天家,卜示吉凶的过程中形成的。新疆尼雅的这座墓葬属于东汉至魏晋时期。这件彩锦护臂的发现证明中原的思想文化在魏晋已渗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并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件护臂长18.5厘米,宽12.5厘米,蓝色为地,平行排列了孔雀、仙鹤、辟邪、龙虎及五大行星。面锦由4070根经线,600根纬线织成。结构复杂、工艺精湛。边缘裹白绢,长边各缝有三条黄色绢带。由于新疆气候干燥,丝织品不易腐烂,所以保存完好。特别是在开棺的一刹那,如新做的一样,是我国出土彩锦中的极品。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是我国先秦时期人们在观察天象星辰运行变化而审辨吉凶祸福的过程中,根据阴阳五行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观念,逐渐归纳总结出的对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星占用语。《汉书•天文志》中有“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利中国”句子,《晋书•天文志》中有“五星分天之中,中国利”的文字记录。在古代,五大行星的星占最为重要。“察变之动,莫著于五星”,因此五大行星星占关涉的均为军国大事。“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作为一句祈祝“中国”吉祥昌盛的吉语,作为阴阳五行学中神秘主义影响下的一句激励的祈,其出现在织锦上,反映着特殊而重要的历史内涵。织锦文字可以看出是其时的天象及在当时哲学思想、社会心里支配下的反映,也可看作是这一天象对汉晋社会尤其是对国家兴亡所具深远而特殊星占学意义的历史反映。“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工艺高超,设计精美,色泽鲜艳,织文纳吉,集古代中国历史生活智慧和文化情怀,历史和科研价值急大,无疑又是鉴赏精品、丝路遗珍。
既然是“鉴赏精品、丝路遗珍”,就要更好的发掘利用一下,不要再留下类似和田博物馆名不副实的话柄,致使许多文物放在了别家的博物馆里装门面,自家却空空如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