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来自杨银娣的博客。
翻拍于书的封面。
杨银娣亲笔赠言。字体潇洒飘逸刚劲有力。
终于可以抛却繁杂的事务安安静静的欣赏好友杨银娣的作品啦!
年初,银娣给我寄来两本她的作品,并说放在床头闲暇时作为消遣看一下,不必认真。而我则认为,读好朋友的作品必须是认真地,仔细地一口气读完,否则就是对朋友的不恭。尽管很想先睹为快,终因整天被繁杂的事务缠身无法静下心来通读而选择了放弃。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前些天因病住院治疗,才有了能静下心来品读银娣作品的机会。入院时除洗漱用品外我只带了银娣的赠书。躺在病榻上细读银娣的著作,忘却病痛徜徉在散发着清馨气息的文字中、故事里,不也是件快事吗?!
以我现在的文学修为还没有资格评论银娣的作品,但我却可以谈谈我对她的看法与认知,这可不受水平、资格、身份、年龄的限制,只要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说出来即可,无论怎样都是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翻拍于银娣的作品——此行莫恨天涯远。
荒漠中的女侠——翻拍于此行莫恨天涯远。
荒漠中的女侠——翻拍于此行莫恨天涯远。
侠女也妩媚。
几年前我与银娣相遇在博海,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住了。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温柔美丽,也不是因为她的流畅文笔,而是被她的胆识、果敢与善良所折服,让我深深地敬佩她,她是我心中的女神。
她有着江南女子的细腻与秀丽、温婉与柔美,但是在她的内心里却有着高原的宽广,大漠的粗犷,黄河的奔放,贺兰山的厚重,在她的骨子里有着黄土高原的质朴,她那颗善良的心永远被激情燃烧着。
她富有却不奢华,她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与稳定的收入,但她却不安分,常年独自行走在辽阔的青藏高原,多次穿越青藏线,川藏线,新藏线,她在喜马拉雅的山脚下和牧民促膝谈心;她在贺兰山脉的峡谷里欣赏着岩画,品味着华夏历史的厚重;她和无垠的黄沙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从那里中华民族开辟了丝绸之路;她深入黄土高原了解农民的疾苦,和她们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屋....。
荒漠中的女侠——翻拍于此行莫恨天涯远。
荒漠中的女侠——翻拍于此行莫恨天涯远。
银娣在牛津。
她深爱西域,曾一人独自闯荡青藏高原达四年之久,历经艰险却永不言退。她崇尚简单拒绝奢华,曾深入江西贫困山区为贫穷的人民呼吁,在黄河岸边,在黄土高原,在无垠的瀚海,在滇藏之线,都留下了她的足印她的倩影。所有这些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在她美丽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坚强勇敢,善良的心,这正是我钦佩她的所在。
她用脚步丈量着世界,她用优美的指尖向世界介绍着中国,她那流畅的文笔如涓涓的溪流,向人们诉说着世界各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嬉笑怒骂,皆成妙语华章。她虽很少穿裙装,但旅行服在她身上一样透露出无比的妩媚。她默默地行走在世界各地充实着自己,同时把美丽带给大家。
这就是我的朋友杨银娣,一个美丽的作家、探险家、电视台对外部主任、制片人、编导......。她说,写作是她的野兽,总等着她兽性大发。于是,《行走在天路上》《我的康巴汉子》《远行让我销魂》《此行莫恨天涯远》《避席》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先后问世。
可爱的银娣气质若兰,冰清玉洁,坦荡真挚,心净如水,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颗高尚的心。这就是我心中的银娣,一个温婉与坚强、美丽与善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如玉女子,我对她不但充满了敬仰还有着深深的真挚的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