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2010-10-03 17:13:56)
标签:

杂谈

                                                                                                     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银川,奔赴下一个目的地——巴彦淖尔临河市,去看望我们的学友、插友、博友——小草伉俪。

   小草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出身革命干部家庭。当年知青选调开始后,我这个黑五类的孩子因出身问题选调屡屡受挫,正当我感到非常失落的时候,是小草、小玲、朱松玲大姐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使我这个屡受创伤嫩稚的心灵得到安慰、感到些许温暖,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世间的真情!!后来,小草选调上学,毕业后分配在临河任教,从此天各一方直到现在。因此,本次西北之行看望小草是计划之中,也是必须的行程!!

   自从到宁夏后,蒙蒙细雨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并一直追随着我们来到了内蒙。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到达了临河,小草夫妇在冰冷的雨水中迎接我们的到来,并把我们送到舒适的宾馆,缓解了我们一天的疲劳。

   临河是一个不大的小城,近几年发展的很快,市容市貌都有了很大变化,已初具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变化之大令人惊叹!!!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雨后的大街上,空气新鲜,没有大城市塞车的现象,令人心旷神怡。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改革开放后,临河这个破旧的小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我们下榻的宾馆。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繁华的街景使人不敢相信身处西北小城。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学友相聚喜悦多!寒舍、小草与心相伴畅谈。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小草夫妇设宴为我们接风。席间,小草的丈夫——白凌风先生致欢迎词。白凌风先生也是教师,在他身上既有教师的儒雅又有西北汉子的直爽与豪迈。作为教师的他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有许多学生身居要职。我们这次重返乌拉特前旗——我们曾经为之流汗的热土,多亏白凌风先生鼎力相助才能一路顺风,按计划走完行程。在此,代表大家再一次向白老师,向小草表示真挚的谢意。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小草发表真情的感言。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大家一起举杯感谢小草夫妇的热情款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祝福你们,小草夫妇,祝福你们,我们的朋友。

    欢乐的时光总觉得太短,总想让时间的脚步走得慢些,然而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临河的旅程就要结束了,我们将向曾经战天斗地的地方,曾经留下欢乐与痛苦的地方,曾经留下梦想与汗水的地方——乌拉特前旗开拔。小草夫妇与我们同行,并为我们安排好了在前旗的一切。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乌拉特前旗这个不起眼的小城就坐落河套之中,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方。广阔的河套平原长满了小麦、玉米、糜子、大豆,是我国的粮仓。当年的乌拉特前旗破旧不堪,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街道,街道的两旁全是低矮的平房,刮风一街土,下雨满脚泥,根本没有县城的模样。时光如梭转眼四十年,据说前旗有了很大的变化,到底变化有多大?令人心中忐忑。我们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到了乌拉特前旗。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漂亮的前旗一中校舍,说它是大城市的重点校并不为过,变化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学友们与旗开发办主任,前西小召公社书记,白凌风先生的学生合影留念。感谢他热情的款待!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小草夫妇与他们的战友。相逢的喜悦流淌在脸庞。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三公碑前留个影。据说清朝的三个王公曾在此屯兵,驻守边疆。此碑也是近几年新建的。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图中的大楼是旗政府大厦,也是近几年新建的,蔚为壮观。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漂亮的街心公园,人们在此休闲。徜徉在绿色之中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前旗街道一瞥。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                   我们住的宾馆可谓豪华,可比三星。漂亮的服务员小姐也很时尚。

   我们耳闻目睹了前旗的巨大变化,说它是翻天覆地一点也不为过。看着自己奉献过青春的地方旧貌换新颜,那种喜悦之情是笔墨难于表达的,我们祝愿前旗更美好!!!然而我们更关心的是村里有何变化?弹指四十年,那些低矮的土坯房早就应该变成砖房了吧?那泥泞的小路也应该变成光滑的柏油路了吧......?带着遐想我们来到了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方,来到了曾经挥洒过八年汗水的地方,眼前的情景令我吃惊,令我压抑,令我沮丧!!!刚刚下过雨的土路满是泥泞、破旧的土坯房依然如故,似乎在向人们倾诉着岁月的沧桑。成片的土地全都改种了葵花、西红柿,长此以往十三亿人的口粮......?!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但我们不能不考虑这个严酷的现实!我真不敢想象当年我是如何在此环境中度过的!村里许多人外出打工去了,剩下不多的人无所事事,沉迷在麻将之中寻找乐趣,消磨时光。我总是将许多美好的东西拍成照片,呈现给大家,实在不忍心将这凄凉的景象收进相机里。据说,村里的人们收入都有提高,都比以前富有。然而,刨除通货膨胀的因素他们到底增加了多少收入,尚且不好计算。我只知道,按我国农村传统习惯,只要有钱第一件事就是盖房!但那些几十年不变的破旧的土屋说明了什么?个中情由于此可见一斑。我没有拍照留存,这里借用船长拍的照片也足以说明情况。我与船长插队的地方相距六里地,情况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他们村紧挨公社,相比我们村而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当年住的土屋已快坍塌,我们住过的土屋也是如此。村里人现在住的也好不了多少,只是由于有人住,维护得好些罢了。

相聚在西北——巴彦淖尔看着这些快要坍塌的土屋,心中象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俱全。我为能回城感到庆幸、感到知足。虽说微薄的退休金使生活充满了压力与苦涩,但比起西部的农民来还是强了许多。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深切的希望政府尽快消除贫富不均的现象,尽快消除社会不和谐的隐患,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投入,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使那里的人民早日脱贫、早日奔向小康!!这本身就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