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08年以来我的工作非常忙,一天驱车200公里以上是常有的事,且手头还有日常事物需要处理,因此回到家中总是感到疲惫异常.然而疲惫之余还为此感到高兴!试想一个身患重疾的人能恢复到如此地步,能承担起如此繁重的工作, 难道不应该感到庆幸吗?我的身体能恢复到这样,除了诸多因素之外更应该感谢一个人--卢风民大夫.
卢风民;天津胸科医院心内一副主任医师,我和他相识也是缘分.2005年10月我因患急性心梗入住河西医院,后因病情恶化该院不敢收治故转胸科医院治疗.当日在急诊应诊的是曹大夫,一位年轻貌美女医生.曹大夫了解了我的病情后迅速为我办理了住院,在心内一接受治疗.后来才知道,胸科医院心内虽有七个科但病床很紧住院很困难,当日看病当日住院就更困难.而为我诊治的曹大夫恰好是心内一的主治医师,她知道卢主任管辖的病房恰好有张空床,这两个恰好使我顺利住院与卢主任相识,这难道不是缘分吗?!
入院后卢主任以他精湛的医术为我解除了病痛,化危机于未然使我迅速脱离了危险,走上康复之路.出院后我定期在卢主任门诊时复查,几年来一直如此.每次复查我都把要问的问题写在纸上逐一提问,而他总是耐心解答从不厌烦.这时我们不象医患关系更象两个朋友在促膝谈心,相互交流.因为他知道作为医生不仅要医治患者身体上的病痛,更要解开患者的心结,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多提问,并知道问题的答案,知道应该做什麽,怎麽做才行,这样才有利于康复.为了减轻患者看病贵的负担卢主任从不开大处方,在同等疗效的情况下,他总是为患者开价格便宜副作用小的药.难得可贵的是他不仅对我这样,对所有的患者都是这样,这可能就是他的为人之道吧!近些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加大,饮食结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各大医院人满为患,胸科医院更是如此.每天来此看病的人流堪比各大商场,卢主任门诊时患者很多,挂不上号的情况常有.病人常围着他问这问那,他总是耐心的解答从不厌烦,直至患者满意离开.这并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做到的.目前各大医院的挂号费从几元到几十元钱的都有,专家号就很贵.顾名思义专家就应该是德艺双馨的好医生,否则不能称其为专家.患者花大价钱挂专家号就是为了得到专家的良好服务,精心治疗,就是为了讨个明白.然而并不是每个专家都对得起那昂贵的挂号费的,那些所谓的专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曾看过专家门诊但并未看到其高明之处,只是照方吃药罢了.对我的提问不作任何解答,不知是解答不了,还是因为专家不回答布衣提的问题就不得而知了.还有一次,我慕名驱车几十公里去一家大型专科医院看专家门诊,挂了当日头牌专家的号.记得好象是二十几号,当时在我前面还有十来个人候诊,没想到不到四十分钟护士小姐就叫我就诊,我琢磨,不到四分钟一个病人看的好快呀.见到专家后才知人家根本不坐诊,而是走诊!该君负责相邻的两间诊室,他站着给患者看病速度之快令人叫绝,然后马上转到另一间诊室应诊.如此循环往复诊病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当我向该君出示胸科医院所有的检查报告请他高诊时,他却说那是给外行看的,他看不懂.要想让他诊治须住院重新检查.试想,这样的专家能让他看病吗!他看不懂胸科医院的检查报告,说是给外行看的,是不是他"太有才啦"?!"我就纳闷同样是医生,差距咋就那麽大呢?!"
其实,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工作态度是很重要的.哲人云"事有是非铭以智,位无高低在于勤."就讲的是工作态度与责任心.要想做好医生必须先学会做一个好人!必须要有善心,爱心,耐心,同情心.爱心与医道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古人云:"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卢风民就是一个善为至宝的好人,也是一个悬壶济世的好医生,好人好报百世耕之有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