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道家的角度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中”字

(2013-12-12 20:47:16)
标签:

群龙

梦想

更高

常用

万物

分类: 国学

受邀在“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论坛上做一个发言,题目是“从道家的角度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中”字“。儒家讲中庸,佛家讲中道,但老实讲,“中”这个概念并不是道家所常用的概念,翻遍道家经典道德经,5000言里与中字相关的概念,似乎只有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一句比较有哲学意味以外似乎没有再提到有哲学含义的“中”。儒释道三家做比较,佛家是从印度渗入中国文化,变成中国文化的,以出世为主。儒家则以入世为主。正统的道家是不出不入、也出也入,正如庄子提出的“游世”。出世之学站在超越物理时空之外,道家是始终站在中间,在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中起着很大作用。当时代、社会、国家出问题的时候,道家的人物最会出现,“拨乱反正”,把乱世变成太平,把走邪门歪道的拨回来变成正道。细一想,儒释道三家,道家算是“中”了,既能出庄子这样的逍遥派,也能出韩非子这样的“君无为,臣有为,人无为,法有为的,有为青年”。但如果深究其中道理,要想用道家的思想解读“中”字,直接解读是行不通的,必须从了解“中”的内涵入手。

 

中字从字形上来讲,甲骨文与金文“中”字字形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所以中国有中央之国之意,是天子脚下,明清时我国的英文翻译就是中央、中心、天下之中的国家,即Central Empire ,“中国”这个概念有三千年之久,但并非一个实体的王朝而是指文化的正统以及教化的疆域。中国是一个讲统一的国家,而我们的统一概念并非统一于政体而是统一于“中”,符合“王道”便是“中”。换句话说,道德经的“道”便是更广义的“中”,广义的“道”是如此的广阔,容纳百川,乃至超越形上形下,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诸子百家其实都来源于这个道,道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道”和“中”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联系呢?中比较好理解的外在表现是指平衡,比如,一些国家的君主立宪制体现出今日社会君主在多党派竞争中存在的平衡作用。道德经第二章,这样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言以蔽之,有比较才有鉴别,减少事物在心中的差异,去除我的固有对事物的认识,便是合道。在“有道明君”遵循天道,一切自然而然的运行,“垂拱平章”在一边默默的坐着就好了。在好的体制下,坏人也能变成好人,当人人都一样,也就无所谓好人坏人了。我们今天理解的无为而治,是指尽量少的干预。最好的社会结构是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在法制下人人平等,不干预,让万物遵循自然法则,则是最好的治理。 “道”在道德经里有更高的哲学内涵,那就是所谓“心物一元”。《道德经》原文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里“有物混成”,指精神和物理不是二元论,唯物里头有唯心,唯心里头有唯物,心物是一体的。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回归合一的过程,合一时快乐的,比如男人女人的合一,比如在静坐状态下身体与精神的合一,比如笔者与读者的合一。合一是快乐的,分离是痛苦的。

 

 那么如何能达到平衡呢?《说文》中对“中”字的解释提供了路径,一为和也,二为内也。和,一切恰到好处,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道德经里怎么说和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明道化生万物,万物的阴阳是和谐平衡的。又如“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人在婴儿状态是最和的状态,整天哭也不知道累,当开始用意志驾驭精气的时候就必然破坏之前的平衡,也就是衰败的开始。又云“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为我们指出的一条路是回到出发心找到自己的天赋使命,保持生命的鲜活,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才是长生之法。人生如此,企业生命亦如此。


     内,向内探索。要想外在正确,首先要内在正确,正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道德经指出了对内探索的结果,那就是虚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是指中和,也有学者指出,“中”是虚空之意,也就是说天地间是空的,虚空之后才可以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里讲“上德若谷”“为天下溪”“为天下谷”“天下之牝”从道家的角度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中”字

,人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包容,如果你心中容不下日本,心灵的版图中就会有一片空缺,日本如何在二战以后迅速成长的秘密,你就永远不得而知。   

 

总结一下,以“大道”思想为首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认为的“中”,是内求的,求的是提供一个平台,天下百姓在其中自动自发的运动生活,为的是实现自己的梦想。所谓的中国梦,就是在中国这个平台之中,内个个体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就是乾卦用九所说的,见群龙无首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