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术与宗教--王林与南怀瑾的不同

分类: 国学 |
最近气功师王林成了热议的话题,他的对于王林在视频上的一个表演“隔空取蛇”,司马南有如下评价:这就是魔术中最常使用的障眼法。第一,这种表演都是在他熟悉的场合;第二,周围充满了人;第三,通常都有地毯;第四,他变来变去永远是他们家乡那几种蛇。而他在表演的时候,他不断的利用人们对蛇的恐惧,来吓唬那些人,他有足够的时间去作弊,他也有足够的助手埋伏在现场来完成协同作弊。所以活蛇接起来或者空盆变蛇都是一些魔术上最常见的障眼法。
对于王林是否有这样的功夫,蛇是不是他变出来的,我不做评价。但仅就这表演本身而言,这是一种典型的巫术。“巫”这个姓氏源于“巫”一职,即作为天地鬼神与人交通的媒介者。巫师是通天的人,并没有贬低之意,宗教的发展是建立在巫文化的基础上的,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宗教与巫术有着明显的不同。巫术倾向于巫师个人具有超自然能力,是借助人的力量通神,也就是人来使唤神灵;而宗教,在神灵面前,是恭敬虔诚的,讲究祭祀的礼仪,如果有诉求多通过祈祷的方式。西方哲学家马克斯·韦伯说,巫师用巫术手段来影响鬼神;而教士则作为祭典的专职人员来荣耀鬼神。如果按此推理,在中国民间的,顶仙,附体,养家仙等文化现象更多的属于巫文化,目标是清楚明确的,有很明确的实用和功利的目的。而宗教仪式并非具体的目的,它表达的是一种人类更高精神层面的追求。
巫术一般更强调超能力,专注于神功和奇迹,象王林先生的表演。 宗教往往对奇迹和神通都进行低调处理,巫术强调神功,宗教则强调伦理的力量,强调现世的伦理作为。在世界各地的文明起源初期,都有这人神共居的神话传说时代,人们对神通的崇拜在初期是一致的。 而宗教的发展是把伦理道德与天神意指结合在一起,从统治者礼仪上来讲,天在人间的代言人不能有多个,在中国统治者与精神领袖是一个人,那就是天子,传统的功利性的巫术,如祈求丰收等巫术活动,由天子来完成,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天子祭祀的地方。原始巫术的形似发展到绝对的高度,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周易的阴阳五行八卦理论贯穿中医学,建筑学,伦理学,艺术美学等一切领域。对于原始的巫术,孔子就明确说 “子不语怪力乱神”,个人的超自然能力不再受社会主流思想所重视。
而西方,是政教分离的,教主的力量往往大于国王的力量。而科学的发展正是巫术转化形式。科学的宗旨是沟通了人与上帝的关系,提升了人的精神世界,正如培根所讲:“科学使我们离神近了一步”。这一点在以前往往被现代人所忽略了。早期,牛顿的数学正是为了研究人间与天堂的距离。而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也并不否认宗教,他只是反对拟人化的宗教。他说,没有科学的宗教是虚弱的,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盲目的。
刚刚故去的文化学者南怀瑾先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集大成者,从他的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早年也曾经经历过一个追求神通或超能力的阶段,但从他的著作中从来没有对神通的炫耀。相反,在他主张低调从容面对在禅坐的体验当中所伴随的神通现象,炫耀更是不应该。笔者的朋友曾做过一个藏区活佛的侍者,活佛来北京一个星期内就从未接触过电脑到熟练输入汉字,在我看来是非常神奇的事情,传说他有很多神通,便去相求,活佛没有展示神通,我问为什么,活佛答:如果前面有一个沟很宽,我有能力跳过去,你看我跳过去了,会模仿我也去跳,那就一定会摔死。除非,你已经具备了跳过去的能力,如果,那样你还需要我证明神通真的存在吗?
南怀瑾老师以他过人的智慧,渊博的知识,慈悲的胸怀笑看一切的不理解,引得很多国际友人前来跟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王林先生把与众多的名人合影炫耀给旁人看。而大家则以与南老亲近为荣,散发出强大的个人魅力。经王林先生点播的名人,有着不一样的成败得失。而向南老讨教的人们,却都有着共同的淡薄名利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期望。我想这正是巫与宗教的根本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