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力不到不为财的说法让我困惑了很久

(2008-09-13 15:36:09)
标签:

励志

文化程度

系统思考

经历风雨

居多

广东

杂谈

在前一家公司和现在这家公司老板们都说过这句话,我一直没有彻底搞懂过。

从字面上的理解,我想当然的认为是“能力达不到的地方和时候,就不进行投入”,为的是防范风险。

如果真是这么解释的话,我就困惑了:我们在做事时,先得看一看自己的能力能否达得到。这句话说起来容易,要想真正做到准确地判断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我们强调有自知之明对自己做选择时是有好处的。可是又有多少人是在做一项事业时,不断地摸索,体会,总结才到达现在的地步的,哪有一开始就很好地评估了自己的能力现状后才着手的,机会并不会等你。如果你要等到机会成熟,判断准确无误时才行动,那就只有永远地等下去了!

为什么在商业中比较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所谓的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居多呢?

我的看法是:因为这些人不会用所谓的系统思考来自歁歁人,他们不会等万事俱备,他们知道永远没有万事俱备的那一天,认准目标后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行动,在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去解决,然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又去解决,也许直到事业已达到相当规模时,他们还是在不停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空想。

而那些所谓的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呢?他们往往自恃有知识,会思考。在行事之前总是想深思熟虑之后再实施,往往给自己想像出很多困难,还没行动之前已经自己把自己吓坏了!结果在做的时候又裹足不前,毅力不够,半途而废!

如果说能力不够,就不投入,不行动。那么什么时候才是能力够了呢?等吗?学会了再去做吗?显然不行,特别是在广东这样一个非常讲求实效的地方文化中,对纸上谈兵的人总是深恶痛绝的!

在这样的一个文化环境中又怎么会出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概念化如此之强的俗语呢?

我自己也产生了怀疑,觉得还是确认一下为是。

查阅了一下,力不到不为财的意思:要想发财必须吃得苦,必须事事亲力亲为。这句话在广东人当中是经常用的。刚刚还跟同事(正宗的广东本地人确认了一下,就是这个意思),完全不是我理解的那样。

看来我还真是误解了,而且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不同的语境中,同样的词竟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想当然的理解真是害死人啊。

这不跟北方人常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一样的意思吗?这显然是没错的,太多的人士白手起家时都是信奉这样的原则的。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成功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这样的道理自然是正确的。

力不到不为财,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地理解了。它让我困惑了足足几个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