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每日谈第三百七十二日冬至
(2022-12-21 08:22:34)
冬至节是冬至年的最后一个节气时刻,之前是冬至年的最后一卦坤卦,之后是新的冬至年的第一卦复卦。所以古人称冬至大如年,将冬至称为亚岁节,太阳南移到尽头的南节,直到唐代人们都还将冬至当年节来过。由于冬至节是古人最早用立杆见影的方法测出这一日的日影最长,才确定的第一个节气,认识的第一个节气,所以一直比较重视,流传下来成为习俗。同时古人早就发现,这一日斗柄正指北方。现代天文确定冬至是黄经到达二百七十度的时刻。
冬至之前十多天,我地曾经出现零下十度的气温,冬至时节最低温倒只有零下六度,五度四度。冬至之后由于北半球吸热少而散热多,北半球到了最寒冷的数九寒天,不过太阳由南向北移动,三九之后温暖的天气就会到来,真正的春天就会到来,所以人们总是带着迎春的希望来过冬至节的,有些地方人还会画素梅花八十一朵,每日染一朵,用来数九个寒九时段。
冬至日曾经是古代国家最重视的节气,当时放假三日,以示庆祝。冬至日最大的特点是人们都安静休息,以各种方式度过漫漫长夜。还会举行祭祖活动。还会吃饺子。诗人杜甫在冬至日写出了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回。实际上冬至以后,虽然太阳开始北移,投射到北半球的光照越来越多,然而北半球积温太少受寒流统治,冬至后仍然有一段特别寒冷的时间。然而阳自内生,终究是会战胜阴寒局面和状态的,这正是万物和人们周期性复兴的希望。
冬至日的气候状态影响到往后的气候状态,所以谚语有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的说法,还有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的说法。还有冬至暖,冷到三月中的说法。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人体中的阳气也自然会逐渐在与外寒的斗争中获得复元,生机与生气会越来越强。
冬至过后,人们常常会吃一些补物,补益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虚不补,不可过热过补,例如吃狗肉之类,不可无病大补。补物也宜于能够顺利消化吸收。
冬至日是坤上六的极端和尽头,坤上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就是指冬至后的气候会有激烈的变化,阳气之龙与阴气之龙会发生激烈的斗争,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刮大风,黄沙满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