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时刻之前是天火同人卦,之后是地泽临卦。2022年春分节时刻是3月20日23时33分15秒。
春分时刻是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刻,之前太阳直射赤道之南,之后太阳直射地点就逐渐向赤道北方移动。天文学家将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刻定为黄经零度,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到清明节时刻,定为黄经十五度。
春分一词,意思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将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立春时刻到立夏时刻的中点就是春分,春分节时刻将春天分成了平分的两个一半。特别在这一时刻这一天,南北半球的昼夜时间是相等的。各为十二个小时。从这一时刻之后,北半球白昼开始加长,南半球白昼开始缩短。在这一时刻,由于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两极没有了极昼和极夜,也就是南北极圈没有了整日二十四小时都是白昼和夜晚的现象。从此时刻之后,北半球的极昼现象开始,圈子越来越大,南半球的极夜现象开始,圈子也越来越大。
我们中国的春分传到日本,成了日本人的公假日,传到了西亚一些国家,成了他们的重要年节。在我们中国,形成了特别浓厚的春他气氛和习俗。春分到,燕子来,成了北方人观察物侯现象的一个标志。春分到放风筝,成了中国人玩风筝的特殊节段。因为这一日昼夜阴阳时段均分,太阳从正东升起到正西方落下,古人认为是阴阳均衡的时段,气候稳定的状态。风筝也会飞得很高很平稳。有些地方人还会玩竖蛋的游戏,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鸡蛋倒立在桌子上。这一习俗也与人们认为春分是阴阳均衡日子有关。因为春分后气候回暖,春耕会大忙,所以在古代农耕社会,还形成了送春牛图说春唱春实际上是宣传动员春耕的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春官,口才特别好,到各家说唱的内容随机应变,压韵动听,主人会高兴地赏赐一些钱币。现在虽然很少有了,春耕大忙却依然存在。人们到野外踏青的现象依然存在。
春分后,祖国南方多雨,北方往往多旱。春分时节的雨称为桃花雨,形成的洪水称为桃花汛。还有人们预测气候变化的谚语,春风有雨到清明,春分无雨到清明。这正是春分节后面临的气候形势。也正是春分时刻后是临卦的形势。春分时刻后五日十六点八小时时段是临卦时段,也是面临气候回暖,南方多雨的形势。这样,人们望着泽外有厚土坤土的临卦符号,就不由得联想到了沼泽湖泊外面厚厚的堤坝。就不由得想起在汛期堤坝会经受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如果没有在之前提前整修加固好,春汛到来就会出问题,特别是八月秋汛到来的时候又会经受严峻考验,形成堤坝损毁人间受灾的局面。所以临卦辞有了八月凶的卦辞。
春分前气温通常会高一些,而春分后尽管气温继续回升,却会因为北方来的冷气流与南方来的暖湿气流相交汇,形成阴雨加多,这样气温常常会下降,形成所谓倒春寒。虽然是倒春寒,毕竟气温总在零度甚至十度之上,也就形成了吹面不寒杨柳风了。
春分之前是天火同人卦时段,万物一同竞争生长,随着气温上升,人的身体中也形成了一股上升的气势,病人容易形成心脑血管疾病。春分后,气温反倒有所下降,有所回落,人们经受了这种气候反复,就会心情更稳定,面临春耕和其它事情,都会有主意,有应对办法,成为可以面临大事的有稳定心态和稳定气力的人。成为对于如洪水一类的灾变早有对策早有措施的人。因此会显得从容不迫。心态和步伐都很稳定。反之,那些没有早作准备的人们,面临突如其来的灾变,就只能仓卒应对,脚步大乱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