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结婚之初,我就考虑过怀孕的月份与经济成本的关系。当时是这么设想的:最理想的受孕时间应该在11月下旬,然后孩子出生在次年的8月底。这个时间段有好处如下:
1.坐月子的时候已经不是太热,至少早晚都凉快了;
2.孩子不用晚一年上学;
3.怀孕之初在冬天,以前的衣服还都可以穿;等到肚子大起来的时候已经天暖甚至天热了,只需买几件漂亮的孕妇夏裙即可;
4.宝宝生出来也只需准备些单衣。
可是,当我刚打好这个如意算盘的时候,就被好友“无情”地打击了!她告诉我,怀孕这个事情是不可以计划得那么周密的,也不是想什么时候怀上就一定能怀上的。而且往往有些人越是着急想要孩子就越是要不上,有的人甚至一年多了还没要上……这可把我吓坏了。虽然一直总喜欢对生活进行“计划”,但听她这么一说,我立刻决定还是给我的宝贝计划打出点“富余”来。原计划2010年下半年再要宝宝的,还是提前到年初吧。
现在科技发达了,排卵试纸的存在,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受孕的机率。我果然在2月初就怀孕了;但老话也不无道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从我发现自己怀孕不到一个星期就自然流产了。当时失去孩子(尽管还只是个根本没成人型的细胞而已)的那种痛苦是我不愿意再回忆的,后悔自己要个孩子还计划,也担心再落个习惯性流产什么的。那会儿才意识到为什么很多过来人都说孩子还是应该早点要,哼哼,因为等到你想要却要不上的那天,哭都没地方哭去。还好,我还没有那么倒霉。
对于一次如此轻微的自然流产,我没有选择听从大夫的建议过半年再要孩子;而是在网上看了很多有同样经历(生化妊娠)的人很快又怀孕的帖子,甚至有专家说尽快再次受孕可以消除上次流产造成的心理创伤。我决定不再计划什么,一切顺其自然……就这样,在今年5月份,迎来了肚子里的这个宝宝,现在转眼都快满6个月了。
随着近日来购物开销的增加,无意间又想起自己曾经的如意“算盘”,才发现我是彻底地“失算”了。现在的情况是:5月份受孕,明年2月份生孩子。这样就造成如下结果:
1.坐月子的时候虽然有暖气,但很可能没出满月就该停气了;
2.孩子上学不会耽误;可这正月十四的预产期,还不一定数兔数虎呢!而且多影响过年走亲访友啊。
3.肚子还不大的那会儿就图新鲜,忍不住一口气买了三条孕妇裙,结果总共也没穿几次;
4.现在肚子大了,天也冷了,以前的衣服基本都穿不了了。于是,撇开内衣内裤、防辐射服这些冬夏都得用的东西不说,秋衣秋裤得买吧、毛衣毛裤得买吧、棉衣外裤也得买吧?
5.宝宝生出来是冬天,衣服裤子都得准备加厚的吧?满月后去医院复查什么的,总得带出门。那么,厚实的外衣也得买吧?
这样一来,真是不得不感叹:冬天生孩子的成本就是高啊!
因为曾经失去过,所以更加珍惜。在担心中顺利渡过了危险的孕早期、通过了唐氏筛查、通过了孕中期的畸形排查B超,宝宝现在一切都好。我很知足、很欣慰,只盼着四个月后平平安安地把TA生下来。至于所谓的高成本嘛,爹妈只能心甘情愿地承受啦。生孩子、养孩子,就不要考虑成本和回报,爹妈向来都是无条件地付出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