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老公问过我一个问题:如果可能,愿不愿意生第二个孩子?我觉得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从我的父母那代人开始就是强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多少城镇家庭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时至今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胎了。但是,虽然我是独生子女,老公却不是。
今天,2010年1月25日的手机新闻早报,提到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也将纳入允许生二胎的范围。这条新闻立刻在我们之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我,对“独生子女”现象利与弊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小时候,一直觉得独生子女很好,在家里没有跟我争、没有人跟我抢,可以享受父母所有的宠爱、所有的注意力以及家里所有的好吃的、好玩的。都说独生子女很孤独,我可没觉得。一个人在家想玩什么玩什么,从没觉得少个伴儿。真要有个弟弟妹妹,我这个当姐姐的还得什么都让着他,烦不烦啊!还说独生子女长大后照顾老人的压力太大,两个人要照顾四个老人。也没觉得,那就照顾呗!
大三那年英语课上,老师让我们讨论“是独生子女好、还是非独生子女好?”,我也是坚决站在“独生子女好”这一方,和对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当时我们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是一半一半吧,基本上就是独生子女觉得“独生子女好”,非独生子女觉得“非独生子女好”。也就是说大家对自己的现状都非常满意,因为也无法换位体会。忘了对方都陈述了什么观点,反正我的观点是:人这一生有太多的东西要和别人分享,而独生子女却可以独享父母的爱,多幸福啊!这个观点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工作、恋爱、结婚,而婚后就发生了180°的转变。
2个独生子女恋爱、结婚,挺不容易的。婚姻中最需要的就是包容、妥协,最忌讳的就是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些恰恰都是独生子女的软肋。我嫁了个非独生子女,倒是少了一些冲突,但也让我改变了延续20多年“独生子女好”的观点。说实话,刚结婚的时候,我还真不习惯老公家里还有个姐姐。可是现在,我越来越羡慕他有个姐姐,同父同母的亲姐姐!哎,我要是也有个亲哥哥、亲姐姐,该多好啊!
客观地说,“独生子女”家庭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在精神上都是一种不够健康的状态。父母对孩子过于关注,往往会弄得两代人都很累。而在没有兄弟姐妹等同龄人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在性格上也的确会有不够健全的地方,如:占有欲强、不愿分享、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妥协等等等等。要么大家总拿80后来说事儿呢,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身上的确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尽管我们已经长大了,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也尽可能在改变,但十几二十年独生子女生活形成的一些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了。
……
现在,当80后的我们已经或即将为人父母的时候,面对政策的改变,大家会如何选择?
我觉得,为了孩子好,一个家庭还是应该有两个孩子。这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小时候有个玩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一种更正常、更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健全的性格和人格。而我本身,又那么地喜欢孩子,一个的确太少了。但是,现在养个孩子那么辛苦,教育资源那么紧缺,周围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那么不正常,我们有能力、有精力多养一个孩子吗?老公态度很坚决,我的意见是:先生一个养养看,等第一个孩子三岁的时候,再考虑要不要第二个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