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九儿dajiuer
九儿dajiuer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393
  • 关注人气:2,4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边城》茶峒

(2015-09-22 20:48:56)
标签:

情感

旅游

渝湘

茶峒

边城

分类: 民俗摄影

 

 行走《边城》茶峒
当年的翠翠和爷爷就这样摆渡着时光


 

       茶峒,是渝、湘、黔三省交界的一处小城,说起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不见得知道,但若说起它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就有遐迩闻名之感了。北方人读边城,头脑中的画面有些朦胧,不知道那溪边的渡船是怎样的摆过,也不知道龙舟赛是沿着怎样的溪水顺流而下,更不知那场带着乡愁的爱情是怎样在一片水岸之间滋长。而来到茶峒,发生在过去的一段故事就变得清晰可见。

 

        从重庆市秀山县城进入洪安镇,也就来到了茶峒的对岸,这里有个叫做“三不管”的酒店,顾名思义,重庆、湖南、贵州三省都不管,也便是最“边”的小城。顺着溪边下去,最先来到的就是故事里老船夫和翠翠守护的“拉拉渡”,我在小说里尚没有听说过“拉拉渡”这个词,但坐上船,看了渡船的方式,立即知道了这名字的来历。原来在溪的两岸连接一道小拇指粗细的钢缆绳,一端用铁环套在岸上,这缆绳从小小的渡船中穿过,通过摆渡人的牵拉将船从水中摆到对岸去。但对于拉船的手段,真的使我眼前一亮,原本以为是用手拽着的,却见船夫手中拿着一根手腕粗细、一尺长的木棒,棒的一头锯进去一个容得进钢缆嵌入的拐状凹槽,船夫只是移动木棒在钢缆上的位置,变个锐角,便让那凹槽紧紧地抓住缆绳,一次次将船拉到对岸,这样的渡船方式我第一次见到。拉拉渡是这条溪的转弯处,上游不到200米,以及下游目光远处,已有两座人车川流不息的大桥,现时的人们早已不再为渡河而到这里等候摆渡,我想大抵仍是为了游客怀旧的情绪而保留了这样的方式。看两岸人家悠闲的生活,我大有时光倒转的感觉。刚好渡溪的时候,是一个老船夫在拉船,而船头正靠着一个十多岁的女孩,让我又生画面感了,想像那就是小翠。

 

         在洪安镇溪的这一端,还塑有天保和傩送两兄弟的雕像,一幅英姿飒爽的样子,而对面溪中有一个小岛,现在叫做翠翠岛,上面塑了个白色少女雕像, 两个男孩与少女遥遥相望,让人想到两人同时爱上一人的引发的悲伤,失去兄弟的痛苦能否湮灭火热的爱情?书中没有答案,现实中也没有。

 

         从拉拉渡摆过对岸,就是湖南地界的茶峒了。边城游客不多,河边吊脚楼有些很透着前朝的古旧,几重如凤尾一样的房檐仍高高地翘起,黄泥的墙,乌黑的瓦,木雕的门窗显露出雅致与精细,屋檐下吊着的红灯笼极为传统,孩子在廊下竹椅上吃饭、写字,公鸡在窄窄的石板路上漫步,傍晚的时光人们悠闲地度日。这一切让我感到从前的边城就在眼前。好象中间从未发生过战乱。但是,那段爱情之后这里经历的战乱与穷困,让人不忍去碰触。于此我宁肯只欣赏这段娓娓道来一段质朴的爱情,而不愿回顾战争带给这里的悲凉。

 

        渡口边的白塔在小说里就被大水冲走了的,但是在重庆那一端却建了一个六边形小塔,不是白色的,上面涂着砖红色的漆,斑驳地写着文革时期的黄色标语,细想起来时光也已过去很久了,溪边的爱情必是另一番模样。只是,又有谁如沈先生一样,将这些爱情写成一段婉转凄美的故事,引得后人千里追思缅怀,在船上、渡口、吊脚楼下尽情地在内心里释放所有的浪漫和想像呢。每个人都有一段爱的溪流,只是寻常日子里无法为它准备一个渡口罢了。

 

         那发生在1933年以前的往事,当你站在这里,就觉得时光已经重现。

 

 

行走《边城》茶峒
1.对面,翠翠岛上的雕像依稀可辨

 


行走《边城》茶峒
2.本是一个寻常的日子

 


行走《边城》茶峒
3.拉拉渡船上的视野是渝、湘两岸的栈道

 


行走《边城》茶峒
4.天保和傩送两兄弟,都是当地又帅品行又好的后生。

 


行走《边城》茶峒
5.这样的晚餐是寻常

 


行走《边城》茶峒
6.孩子们在吊脚楼上向下观望

 


行走《边城》茶峒
7.

 


行走《边城》茶峒
8.边城的如今是这个样子的

 


行走《边城》茶峒
9.

 


行走《边城》茶峒
10.

 


行走《边城》茶峒
11.跨过溪上的一座桥,就来到贵州的地界,这里的商铺也喜欢以翠翠命名。

 


行走《边城》茶峒
12.但在茶峒小镇,傍晚的来临如此安静

 


行走《边城》茶峒
13.

 


行走《边城》茶峒
14.

 


行走《边城》茶峒
15.

 


行走《边城》茶峒
16.

 


行走《边城》茶峒
17.

 


行走《边城》茶峒
18.洪安镇这边的塔楼不知是何时兴建的

 


行走《边城》茶峒
19.拉拉渡的旁边是客栈

 


行走《边城》茶峒
20.街上还有这样的历史建筑

 


行走《边城》茶峒
21.廊桥

 


行走《边城》茶峒
22.对面就是翠翠岛

 


行走《边城》茶峒
23.

 


行走《边城》茶峒
24.几小小朋友放学后走过这座木桥

 


行走《边城》茶峒
25.

 


行走《边城》茶峒
26.

 


行走《边城》茶峒
27.

 


行走《边城》茶峒
28.

 


行走《边城》茶峒
29.河边的时光

 


行走《边城》茶峒
30.

 


行走《边城》茶峒
31.

 


行走《边城》茶峒
32.

 


行走《边城》茶峒
33.

 


行走《边城》茶峒
34.

 


行走《边城》茶峒
35.

 


行走《边城》茶峒
36.

 


行走《边城》茶峒
37.

 


行走《边城》茶峒
38.

 


行走《边城》茶峒
39.

 


行走《边城》茶峒
40.

 


行走《边城》茶峒
41.这便是拉拉渡的来历了,很想试试那木棒是怎样咬住缆绳的

 


行走《边城》茶峒
42.等待摆渡的人站在溪边,已不见了翠翠

 


行走《边城》茶峒
43.

 


行走《边城》茶峒
44.

 


行走《边城》茶峒
45.

 


行走《边城》茶峒
4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