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草原的歌……

2.门前的马桩是必不可少的
巴拉嘎尔草原(二)——美丽的牧家
牧民乌利吉家,是我们草原之行的驿站。每天,我们总是从那里集结,再从那里出发。
草原上的牧家,没有墙院,从公路上驶下窄窄的乡间公路,数百米再驶下一个土坡,便来到了乌利吉的家,小小的一片杨树林边,四、五处散落开来的红瓦房,房前排成一列的蒙古毡房。
在锡林郭勒的这片无际的草原上,你总是能够大老远地就看见牧人的家。在一片碧绿之中,一处红色的屋瓦及白色的毡顶是格外醒目的,你的目光无论如何都会被它牢牢地吸引,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色彩,更因为飘在它头顶的清透的蓝天白云,还有它忽明忽暗的神秘光线,常有一缕异常明亮的阳光照在它的身前身后,那情境,是一幅幅绝美的画面,无论身在哪个角度。
在路上,我一直在寻找某个村落,我对家的概念总是一个村落。但是在这里,所遇到的并不符合我心目中的想像。到了乌利吉家,我一直追问这里隶属什么乡什么村,村子有多少人,面积有多大,但问毕仍然是一头雾水。这个叫西珠乌穆沁旗巴拉嘎尔镇巴音日和图嘎查的地方,放眼四望,方圆几里只有乌利吉一户人家,还有远远地看到的一些房子。牧人,原来就这么一户一户地散落在草原上。
同行的朋友跟我说,上次他们来草原,到一个牧民家里相马,没有看到很中意的马,那牧民说:“要不,到我的邻居家再看看吧?”朋友说:“好啊!”好家伙,这个邻居家,居然让他们开车走了40分钟的路!这就是草原上邻居的概念!原来邻居可以是这样的啊!
乌利吉告诉我们,他家现在每口人大约分到5、600多亩的草场,跟过去相比会少很多,比起相邻的东珠乌穆沁旗,人家有的家庭可以达到每人2、3千亩呢。
哇!我暗自想像,如果将我的蜗居换成几千亩的家园,那是怎样一种可以驰骋的广阔。
现在的乌旗与二、三十年前相比,牧民的草场还是少得多了,过去两个牧民家庭往往相距百里,串个亲戚用勒勒车差不多要走上一天才能抵达。所以难怪说骏马是牧民的翅膀,在此后的几天里,我充分领略了这句话的意义。
现在,每家每户的草场都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因此放牧的时候大多不再用人看护,反正牛羊一般是不会越过围栏跑掉的,羊群也只要几天数一遍就行了,丢羊的事情并不多。有趣的是,在布仁家的那晚,我们看到大片的羊群象白云一样归来了。不一会儿,不知为什么又被大群地赶了出去,原来,一只羊跑掉了,为了找到这只羊,才特地把羊群赶了出来,问为什么这样做,答曰如果人单独找这只羊,只会让它越跑越远,只有见到了属于自己的羊群,它才会主动地归队。
赶着羊群去找羊,在我听来又是一件美妙的事。在这里,许多故事都象一个传说,从来不懂也没有经历过。草原,如同一个距离并不遥远的梦。

3.暮色中我们试图走到乌利吉家远处的羊群里去,但是看着很近,却终无功而返

4.远看乌利吉的家

5.“院子”里的一堆杂物

6.乌利吉的七弟家,就在这片草场前,一场彪悍的套马表演即将开始。

7.乌利吉妹妹的家

8.天边一缕光线洒向牧家

9.山岗的另一边

10.乌利吉家的围栏边

11.路边的牧家
12.乌利吉与琪勒木格(青青)父女

13.围栏边的小鸟飞来飞去

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