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那缺失的爱……

(2010-06-02 19:49:58)
标签:

感悟

九儿

旅游

蒲公英

摄影

微距

杂谈

大爱

十三跳

分类: 真情感悟

我们那缺失的爱……

我们那缺失的爱……

 

    女儿放学回家,吃饭的时候闲聊,说了这样一件事儿。她说:“妈妈,我们班那个叫一萍的同学可真怪,有一天我们正在上数学课,她突然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我想跟同学们说几句话。’她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大家顿时一愣,因为还从来没有什么人在课堂上这么干过!老师在讲课中被打断,也有点诧异,但仍然委婉地说:‘有话不能下课时说么?’她回答:‘不能,我想现在说。’老师说好吧你说吧。她便对大家说:‘同学们,过去我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在这里我对大家说声报歉了,我以前做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原谅。’”

    女儿继续说:“她说了这两句,然后就坐下了,搞得大家一时没转过弯儿来。我心想,她这是在做什么呀,平白无故地在静悄悄的课堂上,说了那几句话,就完了!是不是出什么毛病了?”

    “同学们怎么看这件事呢?”我问。

    “同学们下课后也议论纷纷呢,觉得她这人太怪异了。可是自从她说了那些话之后,第二天之后没有请假也没有来上课。”

    我沉吟了片刻,对女儿说:“你不觉得她需要帮助么?”

    女儿听了我的话,停止了咀嚼,睁大了眼睛,流露出疑问和思索的表情。我接着说:“我猜她一定是心里有什么东西纠结在一起解不开了,她现在一定需要关爱和帮助了。”

    或者女儿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但是无疑,已经很懂事的她,在顷刻间就已经听懂了我的话,并认同了我的意思。由此,我们的交流从这样一件小事,引申到了更大的问题上,那就是在人的精神状态出现疾病的征兆的时候,正是需要关爱、治疗的时候,任由其发展,可能会酿成大病。

   

    然后,我们从这件事,谈到富士康公司的“十三连跳”,谈到近期以来多起杀害幼儿园无辜孩童的事件。一提到那些事件,公众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如何追究那些造成员工自杀的因素,想到去切齿痛恨那些走上极端、残害无辜的人,却几乎极少用社会关爱的目光去审视这些事件,很少想到许多人自酿悲剧,正是我们整个社会对精神的关爱太少的缘故。

 

    席间我跟女儿交流了这样一件事:几年前,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一个韩国留学生在校园里枪杀了32名师生并饮弹自杀,在我们中国人“正义”的心里,即使将他碎尸万段都不能解我们心头之恨。可是在这起事件悼念死亡师生的仪式里,为殉难者竖立的悼念石碑却是33个,在这里,杀人者被当作一个逝去的生命同样被哀悼。追悼会上有一个叫劳拉的女生为他留言道:“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

 

    我们觉得,一直以来,国人太习惯于从恨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我们这些貌似成熟的大人,对待一些犯错误和精神异常的人,都习惯性地、并且很幼稚地把他们进行妖魔化,似乎他们天生就是豺狼和敌人,而不是一个想不开、走不出误区、需要营救的无助者。劳拉式的大爱思维,让人喟叹和反思。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传统上,我们极少接受这方面影响和教育,更很少进行这方面的思考。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中国,我们说不定还会跳起来高叫着指着劳拉的鼻子:“你还有没有正义感,居然同情一个杀人犯!”

 

    我们中的许多人,也许不难做到热情关爱那些身体病痛的人,但却不自觉地对那些精神无助的人冷漠白眼。过去我常跟女儿说:“一个生长在充满爱的家庭里的人,他的心里就会充满了爱,而一个生长在充满纠结和仇恨的家庭里的人,他的心里不可能有别的。”一个心里有爱的人,不会做出仇恨的事情,而那些厌世和报复社会的人,是因为他们心里的仇恨太多了。这些仇恨不是别人装进去的,是社会、是他生长的环境带给他的。这决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错,是全社会的错环境的错,是我们这个大环境先天缺失一种对他人精神的关爱。

 

    由此我想起小时候,看到疯子走在路上,孩提的我们从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疯,却经常会看到有一群孩子在后面用石子追打。我甚至没有听到一个长辈告诉我们,要对他们给予如病人一样的关怀。这里我无意指责我们的父辈,因为他们对此同样是懵懂的、蒙昧的,他们跟我们一样,对疯子说的那些反常的话和怪异的举动,除了觉得可笑还是可笑,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怜爱,看不到也从不曾想过,那褴褛的身体里装着怎样一颗破碎的心。

   

    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拯救一个人,也许并不单单是几片药、一个手术,有时候更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席贴心的话语。这本来也许并不比一个手术更难,但难的却是我们过去很少这么想过并习惯去做。最可怕的是,那并不是我们一个人的缺失的东西,而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缺失的东西。

 

    我们群体先天缺失的爱,何时能够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播种,又何时能够在大江南北发芽和生根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