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九儿dajiuer
九儿dajiuer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668
  • 关注人气:2,4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话哲理

(2009-01-12 21:05:38)
标签:

世界名画

童话

哲理

给予

回报

杂谈

分类: 真情感悟

童话哲理

《剥玉米》匈牙利-霍劳什

 

童话哲理

 

大人的生活,与那花花绿绿的童话书籍,是咫尺天涯的缘份。

 

那个飘雪的傍晚,5岁的小侄子,硬是把那久违了的东西搬到我的面前,然后,两眼忽闪着,期待着一段精彩的讲述,让你不得不心动。谁又能抗拒一份白白嫩嫩脸蛋和天真无邪的目光呢……于是我翻开了无比精美的扉页:“从前哪,有一个……”

 

因为孩子,我与这段童话不期而遇。我没有过目不忘的天才,但这则童话却长久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感慨地想:这哪里是什么童话啊,就是大人们又有几个能够懂得这样的道理呢……

 

童话里写道:从前,有一个有富人,拥有全村唯一的一口水井。这个人非常善良,他不仅无偿地让全体村民在这口井里汲水,而且教育自己的儿子这样做。有一天,他和儿子要去远行,临行前把管理水井的事情交给了仆人。仆人遵照主人的吩咐,一如既往地让村民到井中取水。但是时间长了,仆人发现,村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来取水的人表情平淡而冷漠,没有一个表示感谢的,他心里开始为主人忿忿不平起来。第二天,他向村民们宣布,不道声感谢的人就不能够来井中取水。于是人们每次来的时候,都堆满笑容地对仆人说声谢谢。可是不久,仆人又发现,一些人与邻居不睦,也不善待动物。他决定只把水给予和善的人。日子久了,仆人的规定越来越多,来井中取水的也越来越少。村民们开始抱怨起来,大家一起去找仆人理论,他们说:“我们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这时,人群中一位蒙着斗篷的人走了过来,声音低沉而有力地对仆人说:“把水分给所有的人!”人们看到,此人正是富人的儿子。村民们欢呼了起来。但是村民们想报复这个仆人,说:“这个仆人对我们很坏,不要给他半滴水。”富人的儿子回过头来:“如果我只把水给好人,有人喝得到吗?”没有人敢说话。他又将手放在仆人的肩上说:“白白得来的,就白白地给吧。”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给予,但几乎所有的给予,都是附有条件的。有些给予希望得到金钱的回报,有些给予期待得到情感的交流。有些给予开始就象一只鱼钩,企盼着更大的收获;有些给予是希望用一副手套和换一个兜子,避免自己失去什么;有些给予以无私的奉献为初衷,但是没有情感的回应会马上陷于失落……甚至本不应属于自己的那些权利,也成了个人“慷慨”的施舍。一种看不见的利益的绳索,缚住了每一个灵魂。人们带着这条带着刻度的绳索,衡量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儿,于是回报,成了给予的理由,甚至给予,必须找到相应的理由。没有理由的给予变得不可期待。

 

正是这些理由,构成了人们苦恼的原因。有人不满足,有人达不到……

 

我想象着,一个给予时用不着附加任何条件的世界,该是个什么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情调之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