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行

(2008-10-17 13:22:47)
标签:

三峡

旅游

黄鹤楼

武汉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三峡行

世界名画《雨中巴黎》法-马尔凯

 

 

三峡行

 

 

武汉之行勿宁说是长江之行,所有的旅程都紧紧围绕长江。三峡行

黄鹤楼之于武汉,就有如故宫之于沈阳。崔颢的耳熟能详的诗句成就了它的闻名遐迩:“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没去过黄鹤楼的人,读文人墨客名句后难免心生无限瑕想,想象自己登临危楼,极目远眺,看大江东去,一泄千里…… 欣然前往后却不免大失所望。我去的时候正值黄鹤楼维修期间,登楼在手脚架中穿行,弯腰低眉,看尘埃遍地,难展仙者风范,登上楼顶,欲居高远望,寻找“晴川历历汉阳树与芳草凄凄鹦鹉洲”之时,虽见远处长江在落日和雾霭中流过,但长江一桥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流,以及新旧不齐的民居也尽收眼底,历代诗人笔下的登楼意境,也只有在无限的想象中才能得以体会。

 

但有道是,不论是杜甫草堂还是武候祠,与黄鹤楼异曲同工的是,数千年积累的是文化的底蕴,建筑中的悠长寓意,诗书长廊,名人碑刻,民间传说,不一而足。我虽很喜欢,怎柰时间如白驹过隙,无暇一一欣赏,便匆匆离去。

 

到达武汉的江面是当晚的夜游长江。

武汉这整座城三峡行市,由三部分组成,长江和汉江两江呈“人”字型交汇,将地面划为三个区域,长江左岸即西岸被汉江分为汉阳和汉口,长江右岸为武昌,三城并称为武汉。

夜晚乘游船正是要走这两江。一行人员包了整个游船,大家坐在顶层甲板上,在乐队的伴奏下,人们尽歌尽舞。我凭栏眺望武汉夜景,凉爽的晚风轻轻在耳边掠过,江边闪烁的灯光静静地映照进心内,一个人在这样一个远离了自己的生活圈子的美好景致里,世界变得骤然空旷,内心暇想的空间骤然增大,可以去想一些你在生活中无暇思考的问题,也特别容易为世界感动。

我拍了许多武汉长江的夜景,武汉的夜景实在不能与上海或者香港媲美,灯光亮化不够,拱型的汉江大桥与笔直的长江大桥一长串的灯光算不上明亮,只是一种朦胧的指引。白天的时候,长江与汉江交界处水面一浊一清,界线十分清楚,泥沙被滔滔江水席卷而去,日夜不停。

 

早上从武汉陆路四至五个小时到达宜昌,下午抵达“车溪风景区”,是土地家族生活的一个地方。湖北水资源非常丰富,一路顺山而上,溪流倾泄在身边流向下游,这地方的居民是用不着三峡行吃长江的水的。我们来到了一处小小的,几乎算不上村寨的地方,没几户人家,有的只是几座具民族特色的房子,传统造纸房、豆腐房、制陶房和酿酒房表演,还有土家人的水车。印象最深刻的是土家人的表演,山歌恁动听,记得的歌词是“太阳歇了,还有月亮,男人歇了,还有女人,女人歇了,日子也就歇了……”

土家山寨没有大气的风景,但别有风味。

 

晚上到三峡“截流记念园”观看演出,该演出除了下雨以外,天天开演,气势宏大,六部吊车将演员和道具吊来吊去,演员人数众多,据说每个月仅演员的支出就有11万元之多,门票也较昂贵。

 

夜里十点从太平溪码头登上游轮,清晨抵达“神农溪”景区入口处,即巴东县县城,“巴东三峡巫峡长”指的就是这里了,是去巫峡和瞿塘峡的起点。巴东长江大桥将是我们逆流而上,去两峡游览的长江入口。这里也是我们将要游览的神农溪与长江的交汇之处。神农溪是长江的一个支流,沿途峡谷秀丽,乘小船漂流,看纤夫拉纤,都是北方少见的,纤夫们面色淳朴,穿着简单,因这里密布崇山峻岭,农民没有其他出路,拉纤是糊口的手段,生活比较艰苦。

 

 

三峡之行才是这次旅行的正题,但说句实在话,三峡也实在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险峻,的确,在三峡蓄水工程竣工后,江面比过去高出七八三峡行十米。试想一下,近百米的落差是一个怎样的数据啊,那种“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景象早已没有了,想来原来的三峡该有多么的雄险!可现在,阳光在江上一直在尾随着我们,到甲板上简直就是曝晒了。巫峡的神女峰远远的看不清模样,瞿塘峡的最后一关就是夔门,倒是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夔门的对岸就是白帝城,我们到达这里已是黄昏,城墙建在危崖之上,登上去眺望大江,滔滔浩荡,在暮霭中很有些秘密和气势。白帝城早已被毁掉了,仅有的是一个白帝庙,里面有一座“托孤堂”,顾名思义是刘备向诸葛亮托孤的地方。到这里,我们的游船连夜返回宜昌。一路上尽是“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景色,与想象中的画面统统都差不多。


    长江之行最喜欢看的还是三峡大坝,它把西陵峡与巫峡、瞿塘峡分开,使长江上游水位增长近百米,最高达到海拔175米。我最感兴趣的是大坝的船闸,看到了整个船闸的设计和使用过程,这是我一个不在水边生活的人感到非常新鲜的事情。因为三峡大坝的落差很大,所以建设了两个船闸,一个是一级船闸,另一个是五级船闸,叫做“小船坐电梯,大船爬楼梯”。三千吨以上的船只在五级三峡行船闸通过,而小船则可以在一级船闸通过。双向的五级船闸使大船逐步通过五级船闸水位的降落来通过这个大坝,大约得用3、4个小时,而小船只用一个闸口一次性水位升降来通过大坝,大约用30-40分钟。

初秋时分,还未过雨季,你可以看到大坝还在泄洪,水位在吃水线以下两米左右。三峡水位最高的时间恰恰在冬季,因为要保证足够的水位发电,同时也不必担心洪水的问题。

有人很担心大坝的安全问题,导游介绍说,三峡大坝整个断面是120宽的混凝土浇注而成,与山体的连接,是打了60米深的的洞口插入空心的钢筋,然后将混凝土注入钢筋内部和外部将花岗岩山体与大坝紧密地连在一起,可称“固若金汤”。

 

历览三峡之美,点滴装在心中,闲来无事,细细翻阅,不亦悦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