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贫穷富有孩子教育奋斗磨砺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世界名画《博爱》意-萨托
穷孩子和富孩子
学校里,穷孩子和富孩子日夜生活在一起,因为钱的原因,他们的关系变得微妙了,他们的友谊时刻受到钱的现实考验,他们的金钱观、价值观面临着重重叠叠的包围。
住在一个宿舍的同学,家境好的孩子随意到楼下的超市,或者任何一个就近就便的地方买来水果和日用品,而家境差的则要走好远的路去价格比较便宜的市场里去,这样一来,两个人就往往走不到一块去。不仅如此,富家子弟对贫困孩子的穷酸多少有点不由自主地瞧不起(往往少了理解和同情),贫困孩子对富家子弟也不爱沾边(往往多了自卑和倔强)。有时候同学聚会,在选择就餐场所的时候,富家子弟遇到小吃部嫌环境太差,吃饭张不开嘴,死活不肯进;穷困孩子却觉得这已经很不错了,你怎么就那么狂!如果实行AA制,穷孩子会拒绝参加,富孩子会感到极为扫兴。
穷孩子跟富孩子借5角钱,也会表现得犹豫,借完之后还会谨慎地说:“我明天一定还你!”富孩子心里就暗想:“就5毛钱,用得着这样儿么?”偶尔会不耐烦地说:“好好好好!”富孩子与富孩子之间,张嘴就可以这样:“喂,给我两块钱买个雪糕!”彼此都不用偿还,因为根本不拿这“小钱”当回事儿!
富孩子偶尔会对穷孩子说:“喂,我说,你穿衣服也得注意点搭配,这件衣服和这件裤子不相配。”穷孩子会说:“俺家那条件能像你似的啊,想搭配就搭配啊!”
富孩子过生日时候会给每个过生日的买一份“贵重”的礼物,穷孩子不接受吧,面子上过不去,接受了吧就背上个不小的“情债”!节衣缩食也要还人家这个情。
富孩子张口闭口名牌、名品,穷孩子在一边瞧不起:“跟我们吹啥啊!”
富孩子看到好吃的,会:“哇!好好吃啊,吃点不?”穷孩子会摇摇头。富孩子兜里有钱,控制不住要买,但又不好意思自己吃,分给对方一些,心里就会想:“凭啥自己不买啊,真会占便宜。”穷孩子本来是要省钱,但是说要减肥楞是不吃,坐在一边看着,弄得富孩子吃得很不心安理得。
一起吃麻辣烫,两个富孩子一人一碗,穷孩子说不吃,但是可是脸上分明写着想吃,不好意思吃碗里的面和丸子,却忍不住地尝尝汤的味道。于是富孩子会背地里说:“你看他啊,自己吃却不买,弄得我每次都没有汤喝。”
如果需要去很远的地方,穷孩子第一个想到的是借一辆自行车,富孩子第一个想到的是打车,他们从小不习惯骑自行车,但穷孩子不好直说不同意。但是打车后,往往是富孩子拿钱。久而久之,富孩子想:“打车他怎么从来不掏钱。”穷孩子想:“总让人家拿钱太不好,下次可不跟他去了。”
坐公交车,穷孩子问富孩子,你有零钱没?富孩子毫不犹豫地代他投币,而且返程的时候也是代为投币,他不在乎。而穷孩子去的时候为你投币,回来的时候往往会示意你为他投币。
上街购物,经济条件不一样,在一起逛不出个结果来。穷孩子光看舍不得掏钱,对审美没什么概念,让富孩子觉得没品位。富孩子对穷孩子选的东西老是看不上眼,让穷孩子的心里每每自惭形秽,两人嘴上不说,最终不欢而散,以至这类的事情不再找彼此陪伴。
富孩子总是这样想穷孩子:“他怎么这样啊!”却从没想到他自己之所以“大度”是因为家境的原因,从未想过自己换个环境也会是那样根穷孩子一样。
穷孩子与富孩子的问题是值得关注的一件事。
当下,穷与富的差距是无法避免的。但在孩子之间,贫富的差距则不应该拉得太大。有一句话叫做:“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我见过一些千万富翁,几乎不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充分品尝到贫穷的滋味,让他们懂得珍惜钱,能过苦日子,将他们与穷人家的孩子放在一个起跑线上。而有些富人却对孩子毫不节制,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使孩子难以亲身去体会生活的艰辛,更不知道未来的生活需要自身去奋斗。
我想,富孩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越来越重视知识的今天,他们有更多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但也会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弱点,教育方式不当,其中许多人终难成大器。但是对于穷孩子来说,虽然与富孩子在一起常常处于劣势,但“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所经历的这一切磨砺了心志,激发了理想,他们适应得了艰苦的环境,经得起困难的考验,人生的前程并不灰暗。
对于孩子来说,金钱可以给你自信,也可以使你浅薄;可以使你大度,也可以使你无度;可以使你快乐,也可以使你沉沦;可以使你更幸福,也可以使你更不幸。金钱可以使你吝啬,也可以使你节俭;可以使你屈辱,也可以使你坚强;可以使你自卑,也可以使你自强;可以使你艰难,也可以使你奋进。
穷孩子与富孩子都是我们的未来。怎样使他们在不相同的环境下同样能够成才,是大人们要思考并要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