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总是把身体的健康与锻炼和治疗紧密地联系起来,药物的治疗用剂量或使用方法得当是治疗疾病的,殊不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产生副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有危害身体健康的后果。
譬如,喹诺酮这类药物是一类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人工合成抗菌素,在治疗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感染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但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就不能使用此类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氟哌酸);氧氟沙星(氟嗪酸);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加替沙星(海超);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的家长发现孩子有腹泻或感冒症状,贪图一时方便,就将自己吃剩的喹诺酮类药物给患者服用,这其实无意中给孩子带来药物的不良反应(ADR),有关药物临床毒理试验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对多种幼龄动物负重关节,软组织有损伤作用,这类药物对骨毒性与年龄、药物剂量相关。剂量越大,软骨毒性发生率越高。特别指出的是生长期的婴幼儿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以免发生病变及骨生成受阻所致身材矮小情况。18岁以下青少年也应避免使用,必需使用的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不要再次发生类似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服用四环素后产生四环素牙的悲剧在我们这代孩子身上重演。一定要重视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又如,林可霉素与青霉素类药物无交叉过敏性,用于不能注射青霉素的患者,随着临床应用增多,但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与日俱增。林可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1、胃肠道反应;
2、肝脏损害;
3、过敏反应;
4、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等。
既然我们了解了林可霉素的不良反应,就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控制静脉注射时的滴速,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并在与麻醉药和肌松药联用时注意调整剂量。
综上所述,喹诺酮类药物和林可霉素以其独特的抗菌作用和良好的疗效,在普遍使用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用药安全,一定要加强家庭用药宣传,以保证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