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随笔《散文的“拓展”》
发《蒲园》杂志2011年第一期”佳作为范
http://s8/bmiddle/50b6fca7gb4aa19fd2a37&690
《蒲园》改版新第1期2011.1期中学版目录
《蒲园》改版前言
卷首语
乡村的瓦/冯杰
第一辑:古蒲新星
王守振特辑
雾里看茶
奇山异峰赣东南
孙老与周公
走进西大
有个哥哥真好
电台情结
游弋在意象时空的行吟者/冰冰
——王守振先生散文解读
第二辑:佳作为范
放鹤徐州/王剑冰
大坯山记/王钢
陶/周同宾
村东头的寺院西头的的卧龙岗/张天福
故乡的记忆/王良书
红薯甘甜(散文两题)/吴广浩
散文的“拓展”/孙勇
——河南省2011散文年会随笔
读杨淼新作《江河水》有感/王斯平
致陈海文先生/范子平
——咏于《蒲园》改版时
第三辑:雨露春晖
·感悟生活·
故乡文化熏染童年/于勤堂
——《于琴堂回忆录》节选
书香伴我一路行/刘永旺
似梦思雨又似风/冯平安
又是榆钱挂枝时/刘伟强
故园象朵花儿/王自亮
故乡的黄河滩/赵德彦
故乡的槐林/孟令波
河南人河北人/李焕朵
幸福其实很简单/贾晓玉
昨天日记/陈宪武
不陨的亮斗/陈海文
——怀念恩师杨绍震先生
·节日报告·
在陈海文老师铭功悬匾仪式上的致辞/连怀军
教泽布乡梓
师恩永难忘/滑秀林
陈海文老师悬匾想起的中学往事/朱凤昌
有梦的心灵长生不老/李慧香
——走近陈海文老师
生命中美丽的相遇/王全周
·小说窗口·
我可喜欢你/艾樱
老于头之死/孟宪忠
天山雪/陈新铭
·阳光诗坛·
徐向峰诗四首
爱的天空/刘振玲
日记/魏超威
解读母亲诗四首/赵志敏
田建勋律诗六首
赞中华宰相村/卢允良
次巢湖苏自宽老韵敬和/陈振宇
闲夏(外一首)/翟振江
伊拉克女孩/李现民
第三辑:小荷尖角
·青青校园·
他就是 一片海/张雨
我心目中的老师/李茹
最美的感动/朱卿
怀念童年的日子/庞沁
怀念小学的日子/林梦茹
一缕春风/张梦颖
·感悟生活·
你听,多美/刘思源
怀想天空/李子鹤
我心目中的好妈妈/郭梦雪
“自信”与“自卑”的审讯录/常焕
其实快乐就我在身边/李楠
润物细无声/李晶
下一步,通向成功/李一鸣
天国里的忏悔/李爽
·天地自然·
往事里的花香/付迎杰
这样的世界,真的让我向往/张一凡
遥望星空/张庆凯
雨/张温欣
·征文选登·
最美的感动/王亚文
书伴我成长/薛媛蔚
书,伴我成长/刘玺
“想”和“做”/郝孟孟
·校刊选登·
《星星河》
·园中之苑·
张三寨镇中心校中学生作文竞赛选登
凯杰女子中学园中苑
芦岗中心校中园中苑
原 文
散文的“拓展”
——河南省2011散文年会随笔
孙 勇
10月12日早晨醒来,听到的第一声呼唤,不是闹钟,也不是同室居住的冯杰先生,而是窗外嵖岈山的鸟鸣。那明亮、清新的歌唱,是嵖岈山的一篇精美散文。
周同宾先生主持今年的散文年会。
周同宾先生说,王钢副会长因故没有到会,剑冰会长叫我主持会议,赶鸭子上架。恭敬不如从命。我吃惊的不是周同宾先生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而是周同宾先生的普通话。周同宾先生的普通话,就像周同宾先生的散文作品一样,具有浓厚的南阳地域风味。会后廖华歌女士问我,说周同宾主持会议时说的是普通话?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南阳作家水兵先生也证实了这一点,廖华歌女士说我怎么没有听出来。
根据会长王剑冰先生的安排,大家就散文的“拓展”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李佩甫主席说,叫我来参加这个会议,我有些紧张,也有些不合适,因为我不写散文。李佩甫主席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又听到了嵖岈山的鸟叫声。我知道,嵖岈山的鸟儿也不是写散文的,它和李佩甫主席一样,是来为散文年会助兴的,是为河南的散文鼓与呼来的。该德高望重的何老南丁先生“拓展”了,何老微笑着做思考状,眼睛盯着会场,说让我思考一下,就把话题交给了田中禾先生。田中禾先生的情绪立刻激动起来,说南丁每年都弄这,该他说了他都说“让我思考一下”把话题推给我。听着似是报怨,语气里体现出浓烈的相知相识的深厚交情。田中禾先生出口果然不凡,说举办年会的最大意义是大家见个面说说话,其他没有任何意义。一句话,把王剑冰先生及在坐的数十位散文作家,扔到了嵖岈山的天磨湖里。田中禾先生的观点很明确,说创作不是用理论能够解决的。乔叶女士也重点提出,说散文作家要在原有的写作路数上,写出自己的个性。胡亚才先生借助“个性”说,拿出自己被《散文选刊》转载的那篇饱含着宗教情怀的散文《走年坟》做“拓展”文章。陈海文先生根据多年编刊物的经验,“拓展”真情实感,拒绝无病呻吟。心直口快的曲令敏女士更是言辞激烈,大家都在向外“拓展”她却要向内“拓展”。单占生先生“拓展”后鱼禾女士“拓展”,等大家都“拓展”完了,何老南丁先生抽了口烟,弹了一下烟灰。我看到何老手中的香烟不但没有毁掉一棵树木,相反却生长出一片茂密的森林。何老满面笑容,说我来河南已经60年了,一直在文学圈儿里混,现在还在混,写东西写了62年,现在还在写。退休后没事的时候上上网,听听流行歌曲儿。何老强调说过去我从来不听这些歌曲,觉得吵的慌,现在听着挺顺耳,特别是邓丽君的、刀郎的,从流行歌曲里,我听出了一种文化。何老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台湾。何老说最近去了趟台湾,不像乔叶是公费我是自费去的,顺着台湾的环岛路转了一圈儿,风景很美,但有一种现象很煞兴致,到处都是邪教组织在做宣传。台湾的环境干净得很,这一点郑州没法比……何老利用台湾游口述了一篇精短美文,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拓展”话题。
因为时间关系,平时一向说起散文就口若悬河的王剑冰先生,没有过多“拓展”。但我想起去年在信阳召开的年会。去年年会讨论的话题是散文的传承,王剑冰先生有一段精典论述。说散文的传承,就像我们面前摆放的这几盆花草,这种花草最上面是红色的叶子,下面是绿色的叶子,最上面的红色的叶子很好看,那是因为有下面绿色的叶子的衬托。最上面的叶子终究会因为花草长出新的红色的叶子而成为下面的绿色的叶子,也就是说上面的好看的红色的叶子,不会永远都是好看的红色,它终究是要被上面不断生长出来的红色的叶子代替,成为下面绿色的叶子,这就是“传承”……果然让王剑冰先生说中了。今年的散文年会,不但“拓展”了散文,同时,也“拓展”出了增补乔叶为副会长等十几位新一届散文学会主席团成员。
我知道,无论是去年的“传承”还是今年的“拓展”,散文年会就是要把河南的散文作家们集合起来,汇聚成一条散文的河流,这条奔腾着“鲁迅”、沸腾着“冰心”的河流,是河南散文掀起的一浪洪峰。河南文学因为这浪洪峰的掀起,会更加的精彩起来……
2011年10月18日于郑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