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拥
抱 未 来

当今,“红领”这一词汇在社会上逐渐普及。华图教育集团财务总监吴正杲说,“红领”现象很形象,说明中国是红色政权,“红领”是公务员的象征。在社会上认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白领”是一个惹人向往的阶层,时隔近20多年,中国的“红领”阶层出现。中国大约有5000万吃“财政饭”的公职人员,因收入稳定,福利有保障,晋升有空间,成为继“白领”、“金领”之后最受青睐的行当。于是,出现了“白领”不如“红领”公务员的说法。
我作为一个地级市的正处级公务员,有近30年的工龄,先后从事检察、组织、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党委办公室、人大工作,先后担任副科、正科、副处、正处职务。现在每个月工资发到手只有3700元,至于福利,电话费、手机费、误餐费、交通费加在一起,一年只有5-6千元左右。其他没有什么了,收入水平与中学中教高级人员相当。用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对“白领”不如“红领”公务员的说法表示质疑。
“白领”意味着穿着优雅,收入颇高,生活小资,讲究生活质量。而大多数公务员,是另一番景象:
一、收入普遍不高
公务员的收入水平不高是人所共知的。抛开地区差别,在一个地方大致占中等水平。比电力、电信、石油、金融、水电供应,烟草等垄断行业的职工要低得多。甚至不如出租车司机、搞运输的个体户、装修工、高级技工的收入。在河北省正处级公务员工资在4000元左右,厅级公务员在5000元左右,至于省部级高官一个月工资也不超过1万元。而一个公务员从科员到正处、厅级,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公务员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了,付出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也不过如此。天津农学院副院长邢克智说:“到校任教的年轻人,月收入不过3000元,一个月不吃不喝,只够买半平米房子。”实际上,作为一个工作几十年的正处级公务员也不过如此。至于贪腐者另当别论。非法捞取好处,是一种违法犯罪,时刻面临着被查处的危险,属于高危人群。在房价不断暴涨和CPI涨幅不断的情况下,增加收入只能盼着涨工资。公务员被社会称为挣死工资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收入决定着生活水平。公务员只能养家糊口,注定不能富家,注定成不了富人,除非有其他挣外快的途径和门道。要想富别当公务员,中外都是如此。

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权力
在社会上,大多数人误解公务员有权,那是他们不知情,不明究竟。在公务员的几大体系中,党委系统除了纪检委、办公室、组织部、政法委、宣传部外,大部分工作部门如:统战、农工委、机关工委等,没有什么权力。至于群团部门和民主党派,除了工会、残联比较有钱、经费充足外,大部分既不占位,又经费紧张。至于人大、政协之有象征意义。政府部门中,只有发改委、财政、交通、建设等十几个部门,比较有实际权力。有实权的部门集中在干部、人事、经济审批、执法执纪等少数部门。大部分部门被称为清水衙门,也就注定在这些部门工作的公务员,没有什么权力。所以,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在公务员中,由于职责分工不同,实权公务员只是少数人,地位显赫,大权在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三、大多数人只能担任较低的职务
一个县区管辖人口十几万至几十万,处级干部只有30多人;一个地级市管辖人口几百万,处级干部不超过2000人,厅级干部只有30多人;一个省市区管辖人口几千万,处级干部有三至五万人,厅级干部两三千人,省部级干部只有30多人。这样的岗位结构,决定绝大多数人,只能担任科级以下职务。对于晋升有空间的说法,看来只是一个笑谈。千军万马挤仕途的独木桥,成功者寥寥无几。在公务员岗位混一辈子,混到退休,连科级职务,都当不上的大有人在。由于公务员对领导职数的限制,在仕途上,大多数人注定当不了多大的官。晋升被限定在处级职务以下,晋升有空间只是外面人的一种想象。苦煎苦熬,谋个科、处级的职务很难很难,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跑官要官卖官现象的一种原因吧。

四、大多数人只是普通工薪族
大多数公务员与其他工薪族没有什么区别。上下班挤公交,平时只干着会议、文件、材料很普通的工作。统计数字、上报表格、撰写材料、汇报情况、接打电话,接待来人等。在生活上精打细算,节衣缩食。拿着死工资,买不起房,养不起车,境遇很一般。吃饭下馆子,出门就打的根本做不到,参与高档消费只能是梦想。总惦记着存点钱,为了买房,为了给儿女攒点学费,为了治病,为了养老,平头百姓的沉重一点不缺,无法活得洒脱。大多数公务员工作一辈子,积蓄不多,靠退休金养老,没有退休金便无法生存。能够坐公车,混吃喝,有“灰色收入”的人所占比例很少。至于工作中的压力,最难搞的是人际关系,要顾及上级、同级、下级,内外左右多个层面,关系搞不好寸步难行,让人伤透脑筋。最近几年官员“热衷”自杀,自杀官员频频出现,级别从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科级,每个层次都有,也是工作压力大的一种体现。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一年有13名官员非正常死亡,其中大部分是自杀,诱因是仕途不顺、工作压力过大等。
至于社会上人们所说,“白领”每天挤地铁,打卡,加班所得与装修工、高级技工差不多,还要透支健康,承受压力。实际上,公务员中能买得起车养得起车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同样要在职场上打拼,却地位不高,收入不高。把“白领”与“红领”公务员相比,是一个很笨的做法,或者说是一些人的忽悠,这是一个很无聊的话题。每个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劣,作为外人在那里吵吵嚷嚷,都属于不知情,置身于其中几十年,最有发言权。我质疑“白领”不如“红领”公务员的说法,有自己几十年的经历,有对这个行业的深刻了解和体验作为基础。一个职业的好坏,不是用忽悠来证明的,让现实去验证吧!
有些80后、90后女孩高调提出:考不上公务员,就嫁个公务员吧。有的甚至信誓旦旦非公务员不嫁。简直是荒唐和荒谬。显然,公务员这个职业的优势和优越被认为地夸大了,言过其实的宣传使人误听误信,作出误判在所难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