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拥
抱 未 来
今年8月16日,日本政府发布的季度经济统计“承认”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在2010年超越日本,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8月17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称,中国有1.5亿人还达不到联合国一天1美元收入的标准。按照人均收入1300元贫困标准线,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
按照现在的汇率,大约6.8元左右人民币换1美元,一天达不到1美元的收入,即每天收入不足7元人民币。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的人,能过怎么样的生活?
作为低收入的小民百姓,在城市里生活,在开销上,不算住房水电暖的费用,长期不买衣服,也不买房子、汽车,仅每天的吃饭和坐车都很难维持。在大城市往返坐公交车,也得需要10元人民币左右,中午吃食堂或在家里吃饭,至少需要10元左右人民币,还有其他的生活费用,起码每天也需要20-30元人民币。
在农村生活,住房自己盖,粮食自己种,蔬菜自己种,基本上自给自足,但也要买种子、化肥、农药,还有其他生活用品。不足7元钱仅吃饭穿衣也难以维持。衣食住行最基本的开销平均到每天需要10-20元人民币。
这样算起来这1.5亿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只能是常年穿着破旧的衣服,吃着粗茶淡饭,勉强为生。至于高档消费,奢侈品根本想都别想。衣能遮体,食能吃饱肚子,仅此而已。

面对中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5万亿美元,手握1万亿美元外汇,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拥有居民储蓄余额25.29万亿人民币,1.5亿人口显得多么无奈。2009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35亿人,农村人口7.13亿人,城镇人口6.22亿人,1.5亿人占总人口的11.23%。
从中国人钱的投向看,30%钱进入银行,为了养老,为了防病,为儿女积攒教育费,为了攒够购房的首付款。对于这1.5亿人,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成为压在头上的四座大山。
在生活中,这部分人大多拥有负债,房子可以不买租房住,但房租节节攀升难以承受。车可以不买,高档品和奢侈品可以不买,当总得生存,总得生活,保持最低的生活标准,养家糊口不能少。钱少的日子必须节俭,不能大手大脚,挣一个,花两个,不允许下馆子,买衣服,时时感到生存的不易,一生感觉不到宽裕的滋味。当没钱付房租,没钱坐车,只有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省钱”,没钱的日子难熬啊!
作为普通人中的低收入者,活得灰头土脸,多半难以生活无忧。有的人处于赤贫状态,收入很少,没有存款,没有积蓄,何谈生活质量提高?一些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仍然原始落后,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在普及的情况下也用不起。电脑、轿车根本不敢想,至于外出旅游更是奢侈的想法。国内农民工很辛苦,挣钱很少。东莞有很多月薪不到1000元,长期超时工作的人,这些劳动者属于贫困阶层,没有优越生活条件,没有基本的尊严。甚至有一些人在远离城市,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有些人住在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恶劣的生存条件,使他们终年辛苦,承受难以想象的贫穷。
以生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为例;2005年,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在《青年研究》上发表调研报告称,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大学毕业,父母的直接经济支出高达48万元。虽然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养儿花销各有不同,但大体需要是这个数。于是,继房奴、车奴、卡奴之后,孩奴普遍,一旦为奴终生为奴,至于这1.5亿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所以,一方面富人名车、豪宅,高档消费,挥金如土;另一方面穷人仅仅够温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中国的富人大部分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东部地区。北京、广东、上海富豪数量位列全国前三位,千万富豪人数接近全国的一半。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富人的财产除了名车、豪宅外,还有名表、珠宝、古代字画、古董等,更有人拥有了私人飞机。如赵本山有多少钱自己也不知道,花2亿元买私人飞机当座驾。低收入者只有简陋的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几乎没有值钱的财产。农村的能有一套住房很了不起,城市里住房也买不起,简单的家具算是财产了。
近几年,随着生活用品价格的不断上涨,米面油肉蛋奶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部分日用品价格居高不下,给低收入人口带来新的生活难题,生活更加艰难,除了生存必需的衣食住行外,没有剩余,没有积蓄,是可怜的“月光族”。
值得国人欣慰的是,在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没有盲目乐观,表现出应有的冷静和清醒,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着手分配体制改革,将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刀阔斧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使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5亿人的低收入者,有望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生存和生活状况将有较大的改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