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拥 抱
未 来
我是承德市一个地级市的小市民,每个月收入3000多元,在承德市算是中等收入,还有收入2000多元、1000多元的大有人在,月收入超过10000元的只有一两家国有企业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现在承德在一般地段的房子,每平米4000-5000元左右,买100多平米的房子需要40多万元;好一点的地段房子,每平米6000-8000左右,买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需要70-80万左右。按现在的收入水平,工作30年,也不过收入100万元左右,一辈子的收入顶多只够买两套房子。
由于工作关系,为了考虑上班近一点,我先后两次买房子,不敢在好的地段买,都是在钱不够的情况下,东拼西凑先借钱把房子买下来再还债,节衣缩食过日子。工资从七八年前的1000多元,涨到3000多元,房价也从1000-2000元一平米上涨到现在的7000-8000元一平米,水涨船高,当初买不起,到现在仍然买不起。
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城镇住宅的平均售价从2003年的每平方米2197元上涨到4600元,高房价愈演愈烈,住房交易演变成投资或赚钱的工具。
在人们热潮热议《蜗居》时,揭示了一个普遍现象。生活是一个轮回,人们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工作、生活,一年又一年,普通人打拼一生,奋斗来奋斗去,一辈子的收入,除了平日里生活的温饱,只够买两套房子。普通人的收入,除了生活的开销,积攒起来,攒个首付再还贷还债,再为孩子攒首付还贷,耗尽了几代人的积蓄,不过是两套房子,普通人终生为房奴。一个普通人家有两套房子,足够骄傲,时时挂在嘴边,甚至成为安身立命的本钱。

在农村老套的观念,盖房子,娶媳妇,生儿育女。在城市,自己盖不了,谋求房子的生活变得无可厚非。没有房子的人似乎低人一等,成为城市浪人。有豪宅的人眼高于项,豪宅名车成为富人的时尚,成为金灿灿的招牌,日子才稳定和安适。
作为普通市民小家小户,那点收入,那点少量的存款,放在银行里储蓄或买国债,利息微乎其微。搞投资本钱太小,只能练摊或租个小地方开个小店,买台汽车跑出租,甚至连买台大货车搞运输也折腾不起。借钱买套房自己居住或给孩子居住,成为优先的选择。所谓的家庭财产,就是房子、车子、家用电器等。普通人没有企业资产,房子、车子、票子成为财产的三大项。
两套房子成为普通人人生价值的体现,成为普通人的人生追求,为了窝奋斗,成为真正的窝人,这种现象够雷人的。人们终于清醒过来,为了“捞钱”不择手段。不差钱肯定是大佬。实在不忍心把事情说的那么透,让人们那样灰心。
有千千万万的房奴,积少成多,哄抬出地产界一大批大亨。业主获得房子,地产商获得大把金钱,公平合理,与众多的彩民成就那么几个巨奖道理相同。在生存压力增大的社会中,就是那么不对等,普通人削尖了脑袋,跌跛了头,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一个普通人,一年只有几万元的收入,相对于几十万、几百万永远有那么大的差距,过富足生活只能是奢望,到头来能剩下两套房子的不动产,已经是老天格外开恩了。
拥有财富的人生才美丽,普通人就普通在这里。如果有了大把的钱就不再是普通人。其实,普通人都无法超凡脱俗,俗气是本质,是本性,是生活环境决定的。当我们慢慢变老,真的老了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那点财产和现世的那两套房子。说到底,独立的房子是生活中的基础配置。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生产,就是靠人们生活中那点基本的愿望和追求。
人生本是一场梦,两套房子成为普通人一生奋斗的主轴,太狭隘、太可悲、太叫人无法面对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