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拥 抱 未 来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有人认为人有思维,我却认为人有事业。动物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玩耍休息,人除了这些还有自己的事业。人的终极梦想是事业成功,从不把事业成功当作将来的事情。
社会有分工,贡献有大小。在演艺圈就是唱歌、跳舞、拍戏,成为明星大腕;在经商的人中,就是成为大款富翁;在上班族中,到老也就是成为一个老工人、老职员、老干部。业绩往往默默无闻,无惊天动地的伟业可陈。
人的那点人性光辉,人生的那点价值就在于事业。如果没有事业,人也不过是个觅食的动物,为觅食而活着。
大部分人把工作作为事业,或是冲杀职场,或是拼杀官场,或是打拼娱乐场。如:赵忠祥在中央电视台,以工作为事业,几十年下来,号称“中国主持第一人”,一贯表现四平八稳,大气沉着。也有少数人另辟蹊径,把爱好发展成事业,把爱好无限放大,最终以爱好为事业。尽管有些旁门左道,却事业有成。事业有成的人便成为知名人士,不再是普通人,身份被定位定格为高官、富豪、明星、作家之类的地位上。名利地位大丰收,顶上一大堆头衔,透着闪亮的光环。
普通人则由于事业的原因,可怜兮兮,被称为小商贩、小管理员、小公务员,许许多多的人在这种无奈中默默地生活,默默地工作。普通人无事业是个事儿,本身就是低调,张扬不起来,自然平实朴素。普通人大多学历不高不低,谋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满足自己一日三餐和偶尔商场打折时的血拼,看看书、逛逛街打发闲暇时光,朋友不多,生活很清寂,自得其乐,想想自己是这样的人生,有时感到很恐慌。
没有事业,人的业余生活再丰富、再绚丽,也不过是自娱自乐,自我生活罢了,毫无社会价值可言。在自己脆弱的时候,懂得自我安慰。
小时候过家家,玩得有滋有味,在大人看来,毫无意思,不值得一提。对于事业在乎看重的,就会一心追求,全力以赴,不看重的便与己无关。世上只怕有心人,事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干好,干出成绩,便是出色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什么行业都得有人干,都有精英。踢球的可以成为明星,演戏的可以成为大腕,做买卖的可以成为企业家,玩政治的可以成为政治家,甚至在网络上恶搞,也可以成名。
人为事业活着,吃喝拉撒睡只是生活的辅助,只是保养和充电。选择什么?干什么?人群中盛产成功者,各行各业的,一茬接一茬。但岁月如飞刀,岁月催人老,新人不断涌现,旧人终将老去。伴随着新人的成长,我们还在感叹事业的无大成。几十岁的人了,谈起事业还是那么惭愧,基于国人的惯性思维,让人难以启齿。
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注重每一个细节,用细节来体现自己的内涵、智慧、修养、气质、对事业的态度。在平凡平淡的工作中,注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工作中处处表现出自己独有的长处,那就是普通人的感人之处。即使终生默默无闻,也会心满意足,收获喜悦。
在普通人看来,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尽管难以成功,难有大的作为,都要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人生的价值,做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事业自己做主,才是王道,人生可不是轻易混的哦。在物质拜金的时代,你可以挣不到钱,但不能没有事业,不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事业用一生去成就,我们不用举太多成功人士的例子。人们都明白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如何才能获得成功。普通人的一条烂命,一生只能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当面对人们的傲慢和偏见,只能进行苦苦挣扎。
我们不是经典款的男人女人,没有天生的秉赋,无意与什么人过招,只有领悟到人生的道理,以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方式,投身自己的所谓事业,以自己体面的方式走完一生,这就是普通人的宿命。
为了事业太疯狂,值得引发广泛的思考,对事业太贪婪,让人为什么那么快乐,事业型的普通男女,让人一梦到终生,还是沉醉在事业中不醒吧。
电影《人鬼情未了》男主角美国男星帕特里克·斯威兹说过:“我的工作……就是我的传奇。”其实,故事就是那么简单,道理也是那么简单。为了事业,抛下很多东西,成为站在时代前端的人,是生命中的情结;为了事业,可以冲破一切,得不到也不会抛弃,是一个人的最终本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