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甲午:日本,究竟胜在何处?今日,中国对日本了解多少?

标签:
军事重读甲午金满楼 |
分类: 重读甲午 |
重读甲午:日本,究竟胜在何处?
当下中国,又究竟对日本了解多少?
http://s6/mw690/001tDzIJzy6JNzaFI69e5&690
120年前,黄海上硝烟弥漫,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折戟沉沙,大清王朝惜败日本,远东大国颜面扫地,彻底败落。
公元2014年,中国海疆事端不断,制海权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也再一次站在历史的关键点上。
1894年,维新变法运动尚在进行中的日本以国运相赌,悍然对清政府发动战争,一战而兴国。两个甲子的轮回,中国与邻国的海洋领土争端尤其是中日钓鱼岛问题的矛盾激化,促使人们回首历史,目光重新聚焦在120年前。
然而,无论是充满文学意味的殇思悲歌,还是火药味浓重的仇视怒骂,又或者是严谨端正的战略分析,大多数人都没有考虑过,当年那一战,中国,究竟输在哪里?日本,究竟胜在何处?便是今日,中国,究竟对日本了解多少?
《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一书中,作者从微观至宏观,从甲午之战到中日的近代化历程,以详尽的史实,通俗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中日两国在西方文明入侵东方文明的世界环境中如何自强求存的历史长卷。几十万字的书稿,真正关注战争本身的只有一卷,作者的关注点是战前——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威胁,民族危机的加深,都做了些什么,这些事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今日的我们,能从这些历史中得到什么。
回首甲午一战,通过对近代中日两国发展历程的系统性梳理,作者冷静而客观地分析了中国战败和日本获胜的深层次原因,并对两国应对民族危机的方法、国际局势的理解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视角、态度等做了比较,将对甲午一战的反思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诚如作者所言:了解越多,理性越多;激动越少,盲目越少,敬畏防范而不是一味的仇恨,难道就真的很难么?(更多详情,请点击当当网链接:《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