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谋杀的宪政:宋教仁遇刺99周年

(2012-03-20 11:49:35)
标签:

上海

宋体

闸北公园

宋教仁墓

于右任

文化

被谋杀的宪政:宋教仁遇刺99周年

作者:金满楼

又到一年清明时,又见细雨乱纷纷。喧嚣都市,依旧是车水马龙,人潮汹涌,但在上海闸北公园的一个偏僻角落里,有一个人的雕像多少显得有点落寞和孤寂,这个人的名字叫宋教仁。

1913年那场举国震惊的暗杀事件中,宋教仁究竟死于何人之手,是袁世凯、是赵秉钧、是陈其美甚至是孙文,还仅仅是归因于洪述祖、应桂馨乃至直接杀手武士英,或者根本就不是武士英而所谓的破案仅仅是“顶包案”,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谜团。

岁月匆匆,白驹过隙,100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处乡间的宋氏墓园如今早已栖身闹市,在今天的闸北公园,宋教仁墓顶上塑有鹰斗蛇的青铜雕塑和宋本人的全身西服坐像依然矗立,从南北高架上路过这座不起眼的小公园时,那只展翅的飞鹰仍旧依稀可见,但在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宋教仁和他的事迹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之中,正如他和那他寂寞的墓园,如今已是少有人知。

宋教仁,字遁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1903年,宋教仁以第一名的成绩入读武昌文普通学堂,后跟随黄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担任“华兴会”副会长。1904年底,由于起义流产,宋教仁东渡日本求学并先后进入日本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

1906年到1907年的这段时间里,宋教仁翻译了一些宪政方面的书籍,包括《日本宪法》、《英国制度概要》、《美国制度要览》、《各国警察制度》、《德国官制》、《国际私法讲义》等,奠定了其在宪政和法律认识方面的基础。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宋教仁担任重要职务,其所创办的杂志《二十世纪之支那》转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191012月,宋教仁结束了近六年的流亡生涯返回上海,后赶赴广州参与黄花岗起义,但未入城,起义即告失败。之后,宋教仁与谭人凤等组织中部同盟会,策动长江中下游地区起义,计划未竟,武昌首义即告成功。

之后,宋教仁与黄兴同赴武昌,并为黎元洪撰《鄂州约法》,这也是后来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临时约法》的蓝本。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宋教仁出任法制院院长,负责法令制定。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后,宋教仁出任首届内阁农林部长。19128月,宋教仁领导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非之后的中国国民党),并在当年底的国会大选中率国民党夺取大选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宋教仁堪称民国宪政之父。

但是, 1913320日晚十点,宋教仁在黄兴、于右任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沪宁火车站准备北上组阁时,一颗罪恶的带毒的子弹击中宋教仁的腰部肾脏及大肠部位。经手术后,子弹虽被取出,但宋教仁已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呻吟着对陪护的老友于右任口授遗嘱:一是将他在南京、北京及东京寄存的书籍全部捐入南京图书馆;二是他家中一向贫寒,老母尚在,希望在他死后请黄兴及各位故人代为照料;三是诸位同志要继续奋斗救国,勿以他为念而放弃责任。

言毕,宋教仁痛苦至极,他一会双手抱肩,一会合成十字,似乎有说不尽的苦况,旁边一班送死的友人,也都为之恻然落泪。在第二次缝肠手术后,宋教仁的伤情更加恶化,他还呻吟着说:我为了调合南北,费尽若心,可是造谣者和一般人民不知原委,每多误解,我真死不瞑目。

捱到322日凌晨四点,在黄兴、于右任等人的围侍下,宋教仁在辗转苦痛中气绝而亡,年仅三十二岁。临终前,宋教仁双目直视不瞑,双拳紧握不张,眼框中尚有泪珠,足见他对这个美好的世界是何等的眷恋和不舍。

谁是杀害宋教仁的幕后元凶?众说纷纭下,非一篇短文所能说清,笔者暂付之阙如,容今后有机会作一专书,细加阐述。颇令人无语的是,宋教仁在临终之前还请黄兴代笔致电北京,向袁世凯报告了被刺经过,他说:窃思自己受任以来,束身自爱,从未结怨于私人。如今国本未固,民福不增,遽而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哀言,尚祈鉴纳。

临死之人,殷殷期望,章士钊说他是至死不悟,闻者何尝不令人心酸?

斯人已去,太息长存。1913413日,在宋教仁逝世后的第三周,国民党人在上海举行追悼大会,前来为宋教仁致哀者竟然达到2万余人。425,谭人凤等人请求政府为宋教仁铸像并开设公园,以资纪念。19146月,公园建成,地址就在宋教仁遇难处不远(今闸北公园)。宋教仁遗体迁入墓地的当天,前来送葬者又达数万人,谭人凤、王惠宠、居正、章太炎等国民党要人及其社会名流也都纷纷赶来参加葬礼。

宋教仁墓的顶端塑有鹰斗蛇的青铜雕塑,墓寝坐北朝南,近似正方形,四周砌有24根圆头方柱,连成石栏。墓前有一大碑,碑文宋教仁先生之墓数字,乃孙中山的墨迹。墓区正中,雕有宋教仁的全身西服坐像,像座正面刻渔父两字,系章太炎篆文手迹;背面刻铭文:“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记?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於乎!九泉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山,期之良史。铭诸心肝,质诸天地!其文语调沉痛惨绝,系于右任亲笔所书。

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宋教仁太年轻的躯体,可能真的无法承当如此大的雄心壮志。在他即将到达政治生命的顶峰时,黑暗的陷阱却早已布下,宋教仁刚刚三十二岁的生命之火和无数人为之激动的宪政理想也随之无情熄灭。

时代的巨浪,将这位年少英雄推上了政治的浪尖,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无可抗拒地死亡,虽说这是宋教仁的宿命,但又何尝不是无数国民的宿命呢?

今天的闸北公园,宋教仁墓依然矗立,周围也有很多人在此健身,锻炼身体,虽说热热闹闹,但宪政主义先行者宋教仁的事迹却早已少有人知。在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宋教仁的雕像多少显得有点落寞和孤寂。

又是一年清明时。如果您正好路过闸北公园的话,请您稍停脚步,进公园门后左转即为宋教仁墓,去瞻仰一下这位被人遗忘已久的志士仁人吧!特别是湖南的朋友,如果您在上海,请去为你们这位杰出的老乡献上一朵花吧!

http://s5/middle/50b599d9gbba4b2067b2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