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庆宣城4日免费游】敬亭山

标签:
2018宣城敬亭山李白相看两不厌 |
分类: 旅行见闻 |

D2/2018-10-3
吃过早饭,我们便驱车前往位于宣城市区北部的敬亭山风景区,距离不过8公里。在我国众多名山大川之中,敬亭山的风景的确排不上名次,但仅凭我们的大诗仙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古诗,敬亭山却必须拥有姓名。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据说这首诗背后还有个“绯闻故事”,据说在一些古人的诗话文章中曾提到过,这首诗和大唐的玉真公主有关。
玉真公主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睿宗李旦的第十女,唐明皇李隆基的亲胞妹,在唐代公主的影响力来说,仅次于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据说王维能够在长安城里声名鹊起就是走了玉真公主的门路。
唐朝的皇室成员信奉道教,由于他们正好姓李,就自称是道教始祖的后人。玉真公主也曾入道修行,隐居在道观之中。她十分赏识有才华的人,李白文采风流,能够进入长安据说也是受到玉真公主的邀请。因此有些古代文人认为,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玉真公主正好隐居在敬亭山。他表面是写对山的依恋,其实是在表达对公主的情谊。
尽管这种“绯闻故事”无从所考,但也终究结了我爬上敬亭山顶之后依旧不解的疑惑:太白大仙为啥对着这样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山却会“相看两不厌”呢?哈哈,不该不该,实在不该如此编排我们敬仰的大诗仙。
其实李白诗仙本就是浪漫主义的鼻祖,在他的笔下,山水也是有生命的个体,可以完成情感的交流。在诗人无法实现理想中的政治抱负之时,游山玩水求仙问道,以解心中苦闷,当他无欲无求地面对这一片秀美明丽静默无言的山水之时,一定是忽然灵感迸发: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浮云一片逍遥自在。我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即便一直如此也不会厌烦。
诗人用白描般的手法,先写风景,再写感受,让人读起来感同身受。此时的敬亭山已经不是自然美景,而是文人心头的乐土。诗仙的矛盾苦闷无处可以诉说,还好有敬亭山可以当他的观众,听他讲述那些心中的秘密。










下面摘抄些百度资料
敬亭山(Mount Jingting),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系宣城文化魂之所在,位于中国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
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翠云峰(“一峰”),海拔324.1米。
敬亭山山势呈西南—东北走向,坐拥一峰、净峰、翠云峰三大主峰,最高峰翠云峰海拔。周围60余座山头如鸟朝凤,似众星捧月簇拥在一峰周围。
敬亭山虽不高,但在此丘陵地带拔地而起,远看满目清翠,云漫雾绕,犹如猛虎卧伏;近观林壑幽深,泉水淙淙,显得格外灵秀。
1987年经10月,敬亭山被安徽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自南齐谢朓《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
继谢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宋代苏东坡、梅尧臣等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清朝画僧石涛更是驻锡于敬亭山脚下的广教寺,以敬亭风光为背景,留下名作《石涛罗汉百开册页》。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陈毅将军率部东进,途经宣城即兴吟《由宣城泛湖东下》七绝一首:“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玉真公主李持盈(692年—762年),字玄玄,是武则天的孙女,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明皇李隆基胞妹,始封崇昌县主,俄进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
在唐代公主的影响力中,仅次于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居于第三的位置。
史书记载,天宝三载,上言曰:“先帝许妾舍家,今仍叨主第,食租赋,诚愿去公主号,罢邑司,归之王府。”玄宗不许。又言:“妾,高宗之孙,睿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为贱,何必名系主号、资汤沐,然后为贵,请入数百家之产,延十年之命。”帝知至意,乃许之。薨宝应时。
景点有:古昭亭、太白独坐楼、先贤祠、翠云庵、广教寺、广教寺双塔、杜鹃花海、敬亭山茶园、玉真公主塑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