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西游陕甘宁】回忆录~D12PM陕博

标签:
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文物旅游 |
分类: 旅行见闻 |

Day12、2018-08-21
行程距离:0公里;总行程0公里;
游玩景点:陕博;
中午12点半左右离开大雁塔,步行20分钟左右到达小寨东路陕西历史博物馆。先在附近找了小店吃了陕西特色的中饭,饭后下午1:30左右来到陕博排队买票。其实陕博是免费不免票的,只有大唐遗宝展厅是常年售票展厅,另外其他临时展览是售票的。据同事说以前只有免费参观登记领票是排长队的,如果不想排队只需买20元的大唐遗宝展厅门票便可轻松进馆,可惜那已经是老黄历的事了,到了2018年领票参观和买票参观的队伍几乎旗鼓相当,有照片为证,我们足足排了1小时20分钟方才买好票进入博物馆。
进馆之后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是跟着大部队按顺序参观、浏览、欣赏、感叹!那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展品,没有一件不让人赏心悦目!没有一件不让人叹为观止!真的无法想象我们的先人拥有怎样一种神一样的智慧和灵巧无比的双手?几千年前竟能创造出如此众多美轮美奂的稀世珍宝!整个参观过程,除了感叹还是感叹,简直严重怀疑古人智慧或许有可能远胜于今人!
楼上的展厅参观结束之后我们便来到地下的大唐遗宝展厅,这个展厅展出的全部是1970年在西安市郊何家村出土的窖藏文物。之所以被称作窖藏文物是因为当时是一基建单位挖掘地基时忽然发现了一个65厘米高、腹径60厘米左右的大陶瓮和一个提梁银壶,陶翁里装满了金银宝物,后经勘探,又挖出了第二瓮珍宝。
这两瓮中共收藏了金银器、宝石玉器、珍贵药材、中外钱币等文物高达1000多件。这批文物以数量众多、种类繁复、工艺精湛、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被称为二十世纪隋唐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
后经文物专家鉴定何家村窖藏文物的主人是唐朝尚书租庸使刘震,埋藏年代应为唐德宗(李适)建中四年(783年)的泾原兵变时。这批文物的制作工艺代表了唐代的最高工艺水平,据专家推测当时已经使用了简单的车床对材料进行切削、抛光,窖藏文物的焊接、铆镀、刻凿等工艺技术已到达较高水平。在这1000多件珍贵的文物之中被定位中国国宝级文物就有3件,定位国家以及文物的有数十件。在陕博众多的国宝馆藏当中被评为18大镇馆之宝中就有四件为何家村窖藏文物。
参观完大唐遗宝展时已近下午五点钟,这时看到走廊上有很游客席地而坐在休息,钱包也累得一屁股坐下了,几分钟后我赶紧拉她起来,陪她一起来到一楼的第七展厅。
因为买票时了解到凭当年高考准考证可以免费参观第七展厅的一个临时展,这个展览票价高达150大洋,当时的展出的是西洋美术艺术品。但很可惜,等我们来到第七展厅门口时却被告知,五点之后不再接受游客进入了,就这样华丽丽地错失了一个不用走出国门就可以欣赏到国外艺术品的机会。
这事对于钱包应该早已不复记忆了吧,但对于我,却至今念念不忘到现在。有时候我在想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经过自我审视,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在乎一切的人,因为在乎的太多,所以可以堪称极度贪婪,只要我认为可以唾手可得的就不应该轻易失去或放弃,一旦不小心失去,我就会深感遗憾。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意一切的我,却偏偏生养了一个对什么都不在意的闺女,钱包似乎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仿佛真的达到了“得何足喜,失何足忧”的崇高境界。我深表遗憾的同时也深深地佩服这种境界。
许多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我该为此庆幸还是该感到忧虑?讲真我深刻体会到了在乎一切的坏处,也充分认知到这种人生态度并不让人自在,但我却对什么也不在乎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从某种角度上讲,我知道无所谓一切身外之物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姿态和境界,但是我却很难完全接受,我认为某种意义上这等于不负责任,但我也不想去努力改变什么。说到底这是一个无解的话题,只是想到了就写几句,估计不会有人看到,也不会有人理解我的意思,就酱吧。
2022-02-11-15:11
晚饭打算到赛格购物中心吃西安大牌档,看看排队等位的人实在太多了,于是另外选了不用等位的铁板烧,这是全家第一次吃这种围坐在铁板前,由师傅现烤现吃的烧烤,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尤其是最后一道火焰冰淇淋,一把火把这份本来极为普通的晚餐推到了高潮,出门在外就是要去体验一些新奇特的感受,也算是给整个旅程平添了一个乐趣。
写于2022-02-11-16:15;修改于2022-10-20-1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