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西游陕甘宁】回忆录~D9PM徒步大爷海(上)

标签:
太白山大爷海小文公庙大文公庙徒步 |
分类: 旅行见闻 |

Day9、2018-08-18
徒步里程:7.7公里;
游玩景点:太白山;
2018年暑期,一则有关“多名游客大妈在大爷海游泳”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我估计大多数民众,包括我在内,是通过这则新闻才知道在秦岭之巅(太白山)有个“海”,名叫“大爷海”。
新闻的内容是有几位疯狂的游客大妈去太白山旅游,无视景区禁令,于凌晨偷偷跑到大爷海游泳,且相互了录制视频,之后为了炫耀又将视频发到了网上,结果大妈没出名(且得到了处罚),大爷海倒是出名了。
新闻里顺便简介了大爷海,大爷海形成于第四季冰川纪,它不仅是秦岭主峰太白山绝顶——拔仙台下的一个天然湖泊,还是夜宿这里的驴友及游客唯一的饮用水源,更是关中大地西安、宝鸡、杨凌等城市市民饮用水的源头所在。
行前我在马蜂窝找了两篇宝藏游记,至今链接还在我们家“3L”群里。也正是因为读了这两篇游记,小主和大师兄都对徒步大爷海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而我呢,当然也是跃跃试试,只是对3700的海拔有些心里没底。
2021-12-09-16:18
话说从天圆地方出发,徒步到大爷海的直线距离是7.7公里,途中休息点主要有两个,名曰小文公庙和大文公庙。据说大文公庙是因供奉唐代文学家韩愈而得名,小文公庙有说供奉的事韩愈的侄子八仙之一韩湘子,也有说供奉的是韩愈的儿子韩昶。
天圆地方到小文公庙的直线距离仅有700米,而且修有宽阔的木栈道,即使不打算徒步到大爷海的游客,也可以沿着木栈道走到小文公庙。所以说从小文公庙开始,才算正式踏上艰苦的徒步之旅。
木栈道沿着山脊修建,到小文公庙的地势是先下坡后上坡,下坡之后便可以看到写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门牌了,至此,算是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分界线了,据说到小文公庙之后需要办理身份登记,歪果仁是不被允许进入保护区的。不过那天我们并没有遇到检查人员,也不清楚是否有歪果仁混进保护区。
在木栈道下坡之前有个观景台,下午两点三刻,我们在观景台上看到景象是:一边是层峦叠翠,光影写意,白云绕山间的唯美景致,另一边则是大部分裸露碎石的山坡,阴云浓雾笼罩、浑天黑底的荒凉景色。
2018年8月18日14:58分,我们在写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门牌下请人拍了一张合影,至此算是正式开启了我们一家三口做驴友的首秀。
当我们进入保护区时,天气又变得阴沉起来,云雾很快就遮蔽了天空,下午3点一刻左右,我们经过了小文公庙,畅通无阻没做任何登记。
其实小文公庙这里是一组建筑群,至少有四五座不同规格结构的房屋毫无顺序地分建在山脊两侧,可提供食宿。道路从各房屋间穿延而过,因此我们经过时根本没有注意哪一座房屋才是小文公庙,更没有想到进小文公庙里一探究竟。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小小的遗憾。
之前说过,过了小文公之后,才算开始踏入正是的徒步之旅。这是一条横切在半山坡之上的山石小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我们跟着人流缓慢向前,回望时,才发现天圆地方及天下索道上站已经在对面的山崖之上了。
起初的一段,人流还是亦步亦趋的,慢慢滴便拉开了距离。这段被称为石海的路差不多走了近一个小时, 天空还是阴晴不定,一会浓雾翻滚,一会阳光又透过云层的缝隙里洒落下来,温度也是不冷不热,大师兄始终穿着短打,我和小主还是穿着薄款衣裤。
途中遇到一个身穿粉红长大衣,脚蹬露趾凉拖鞋,肩挎小皮包,长发飘飘的小姐姐,为寂寞的长路平添了一抹亮色。我很想知道她是否坚持到了大爷海?至今还是个迷。
我们一家三口走得不疾不徐,累了便在路边的大石块上稍坐一些些,我拿着手机一会拍拍前方的路,一会拍拍路边的小花小草,或者拍拍茫茫的石海,据说这里也是第四纪冰川遗址,整个山坡都是由大小不一,看起来却均匀有致的石块组成,驻足欣赏,似乎真的仿若一望无际滚滚奔腾的大海。
15:50分,我们来到中途的一个休息亭,松木搭建的两面坡的简易休息棚里,两边设有木凳子,经过的人都会坐下来歇歇脚,两排人犹如排排坐等着分果果一般。这时天空阴云低垂,山坡上轻雾弥漫,天地间一片雾气森森,只见一亭翼然与山巅之上,甚感飘然。
小憩一会,继续上路,又转过了一个山湾,前方依旧是茫茫未知,只见云雾缭绕在碎石与绿色植被混搭的山坡之上,羊肠一般的一根小路在半山腰向前延伸,看不到尽头。
偶尔某个方向,层叠的云朵间又开了一个湛蓝的天窗,就这样时而感觉要云开雾散了,时而又是白茫茫一片混沌难开的样子,就在老天随意切换天空模式之间,我们默默地低头赶路,也不知道转了多少个山湾之后,看到一块木制小牌牌,用红漆写着,“往大文公,加油!”看得出来一定是哪位驴友留下的友情提示。
17:17分,我们终于到达了大文公庙。这是两座山脉连接处的一块平地(网上有表达为两山之间的鞍部),据说也是一个风口,其中两面修有平行石头墙,在其中一座石头墙下,以及垂直方向各建造了几座白色板房,另一面山脚下就是大文公庙庙宇,这样就大体构成了一个三合院形式的完整院落,大文公这里也可以提供食宿。
石头墙旁边一块大石头上简单地表明了东南西北方向指示,以及大文公的海拔:3568米。至此,可以说,我的精神头都是蛮好的,倒是小主有些倦怠打不起精神,我一度以为这次我总算是与高反无缘了。
我们只在院外矮凳上稍坐休息,吃了点东西,钱包和大师兄都换了长裤和外套,半小时后,我们准备奔向大爷海的最后一程。
写于2021-12-16-16:18;修改于2022-09-29-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