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用味精的九个误区

(2010-01-04 15:44:55)
标签:

饮食

美食

味精

鸡精

鲜味

满汉全席

fao

肯德基

分类: 石上清香竹里茶

      http://s13/middle/50b2538bt7c521e502f4c&690
    1909年味精作为商品问世以来已经有了整整百年的历史,中国味精工业的开端始于1923年吴蕴初先生创办的上海天厨味精厂。新中国成立初,全国的味精产量不足500吨,50年过去了,我国的味精年产量近200万吨,已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产品质量和经济指标也是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我国已经成为绝对的味精强国和世界味精生产中心,这也说明人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共和国工业步伐的日新月异!

    我国是一个“烹饪王国”、“味美之都”,一直有着十分注重“鲜味”的传统,制作一盘中国菜如同加工一件艺术品!味精没有问世的时候,优秀的大厨师往往把海鱼肠风干磨粉,以添加于“满汉全席”中去,作用不言而喻!生活中有五种基本的味道,即咸、酸、苦、甜、鲜,味精就代表了鲜味,也是美味的根源所在!然而,人们对于味精的“偏见”和“厚爱”一直相克相生着,在食用味精的问题上,众说纷纭,甚嚣尘上,食用味精有着九个误区!

1、味精有害,应该严格限量食用。

    人体中含有近20%的蛋白质,蛋白质的20%是谷氨酸盐,味精就是一种谷氨酸盐!味精不仅有调味和增进食欲的功效,同时被食用后,经胃酸作用转化为谷氨酸,被消化吸收构成了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并且参与着人体内的其它代谢过程,具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还起着保肝护脑的作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取消对味精的食用限量。通过广泛和专业的调研试验,结论认定:不必评价味精的每日容许摄入量,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这实际上消除了少数人对于食用味精的疑虑,同时对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食用味精是否安全的争论也宣告结束,所谓的“中国餐馆综合症”也不攻自破。食用味精的安全性和营养性一直宣传不够,而谬传久矣,今日当可止!

2、外国人不吃味精。

    日本人最先发明了味精,日本、法国和台湾的味精工业尤其发达,全世界进口中国味精的数量与日俱增,就连挑剔的美国人对味精的需求也是迫不及待、津津乐道!每天,攻玉都几乎接待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莅临公司参观交流,他们都是购买味精的客户和工作上的伙伴,他们有严谨伟岸的俄罗斯大汉,也有肤色迥异的非洲、拉丁美洲朋友,他们有来自西亚的伊斯兰教清教徒,也有激情四射的西班牙“斗牛士”,他们有“肯德基”、“康师傅”、“小肥羊”等国内外知名的大公司,也有新兴的一些与美国、韩国合资的食品企业……有人说外国人不吃味精,简直是愚人节的玩笑!

3、味精有着强烈的鲜味,还伴有一定的咸味和甜味。

   有咸味的是食盐,有甜味的是糖分,有鲜味的是味精!市场上有加盐或者是含糖的味精,盐和糖的比例是有着严格限定的!我们还是应该提倡纯味精的购买和消费,加盐或者是含糖的味精在市场上假冒伪劣太多,而且,我们拿着购买味精的银子再把食盐和白糖买到厨房里,是不是明白人办了一件糊涂事!公司里一业务员到一欠发达地区的农贸市场上推销味精,一农民大叔尝了尝说:“这味精不行,一点咸味也没有!”“李鬼”产品流毒之深,可见一斑!当然,特别是南方的江浙一带的许多地方,习惯使用加盐或糖的粉状味精,是市场中的客观存在,暂且不论!在烹饪中,味精与食盐的最佳配合比例为0.38:0.81,大家不妨一试!

4、鸡精比味精好。

    来参观的许多客人问过同一个问题:到底是鸡精好还是味精好?一个地级市的一把手也曾经这样问我。很多的家庭干脆直接用鸡精替代了味精!

    单纯地争论味精和鸡精孰高孰低没有意义并且也是偏颇的!它们一样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味,都是也已经成为我们饮食的一部分。存在就有合理,接受就有道理!

    本人曾经写过一篇博文,题目叫做《鸡精的“爸爸”是味精》。结晶是物资提纯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味精由结晶而成,含量在99%以上。味精,由玉米或者大米等原料通过微生物作用经过发酵,提取,精制等一系列工序结晶提纯而成的。鸡精是一种新型的调味料,属于复合调味品,大部分成品属于味精,它以食盐,味精,糖,淀粉,糊精,香辛料,鸡肉粉,鸡味香精,酵母提取物,鸡肉蛋提取物等一系列或多或少的原料和调味料,经过混合,造粒,干燥,筛分等工序做成。可以说,没有味精,就没有鸡精。鸡精属于物理混合物,工序工艺相对简单的多,容易造假,不易监管。鸡精行业标准规定用于表征鸡肉含量的总氮大于等于3。0%。代表鸡精理化质量的总氮指标基本上由味精提供。

    一般情况下。汤类放鸡精为妙,而菜类放鸡精为好!不过需要郑重说明的是,“不要信广告要信疗效”,食用味精应该比食用鸡精更经济、更安全、更科学!

5、下厨必须放味精。

    根据个人口味,个人酌量添加,任何物料的使用都有个度,味精也不能外!再者,海鲜类应该少放或者不放为好。海鲜类本身就有其固有和天然的鲜味,我们又何须画蛇添足呢!

6、烹饪过程中放味精的时间无所谓。

    烹饪过程中,一般在饭菜出锅前放入味精最好!因为味精(谷氨酸钠)在水溶的情况下,长时间高温状态下少部分味精会失水环化形成焦谷氨酸钠(PCA—Na),焦谷氨酸钠没有鲜味,有焦谷氨酸钠的生成,岂不是意为着味精的损失?

    有关专家做过实验,10%的味精水溶液在100度时分别蒸煮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其鲜味分别损失了0.6%、1.1%和2.1%。水饺的蒸煮时间相对较短,我们大可不必担忧其鲜味的降低!油炸食品表面的温度达150度以上,但是受热时间较短,亦无关大局。罐头食品在灭菌前放入味精,灭菌后味精的含量变化很小很小,我们更无需顾虑!

7、白色的味精比黄色的味精好。

    味精是结晶提纯而得的无色到白色的结晶体或粉末,从理论上讲,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但是。影响味精色泽的因素很多,有色的味精不一定是有害的味精,所谓的“色”还可能是一种有益的成分!琳琅满目的食品,颜色是五花八门,鸡精的颜色甚至是人工勾兑而成的,味精的颜色又能若何?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不法的商人和加工厂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嗜好,把黄的味精变成白的也不是什么难事!“龙口粉丝”事件才过去多久?即使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豆芽类食品,商贩还不是一样把它通过化学药品变得又白又亮?

8、大颗粒的味精比小颗粒的味精好。

   同样的条件下,生产的味精,小颗粒的应该比大颗粒的含量要高,但是差距微乎其微!颗粒大小,只是不同市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而已!例如四川火锅麻辣烫系列偏重于使用小颗粒和粉体味精是为了方便,大江南北风行的“小肥羊”火锅的汤料用的是小颗粒味精,“小肥羊”火锅的锅底用的却是大颗粒味精,其实味精的质量毫无分别!

    在工厂里,生产大颗粒味精比生产小颗粒味精的时间和耗用的电汽要高一些。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小颗粒味精的推广,这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也符合创造“节约型社会”需要,何乐而不为?

9、我们的饮食中可以不选择味精。

    这一点,我们几乎是不可能做到!

    罐头、冷藏食品、熟食品加工、方便面、脱水食品、人造奶油、酱油、酱菜、腌制品、薯片等儿童食品、小食品、快餐、鸡精、鱼精、酵母精、蔬菜精、果实精、肉汁……它们都离不开味精!超市的食品有不含味精的吗?食品厂的食品有“拒绝”味精的吗?有哪家宾馆饭店有对味精说“NO”吗……

    家庭的晚餐上,即使是你没有购买任何食品,所有的菜肴都是你家“自产自销”的,那么佐料呢?菠菜的金属味、豆腐的苦腥味、土罐头的铁腥味难以下咽怎么办?对了,放味精啊……

    美味的生活,你别无选择,面对美食,你只管大快朵颐吃个痛痛快快就是了……

      http://s11/middle/50b2538bt7c5220a91fe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