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的水(1)济宁的母亲河——泗河
标签:
开幕式情感黄河泗河济宁儒教朱熹文化鲁攻玉旅游 |
分类: 峄山石敢当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的“川”,泗河也。
泗河,称泗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济宁唯一的天然河,为禹治九水之一.它源于泗水东陪尾山麓,以趵突、洗钵、响水、红石泉四源并发汇流成河,故称泗河。泗河源处泉多如林谓泉林,有名泉七十二(小泉无数),常年喷涌流量大,四季不改水温同。泉水富含锶钙锌,自然珍贵名天下!泉林是泗河的源地,是儒家文化的渊源,是镶嵌在孔孟之乡东部的明珠。泉林绿草茵茵杨柳青,涌珠喷玉水藻飘,如绘如织,天然毓秀,为“山东诸泉之冠”! 孔子临泉发慨叹;郦道远誉其为“海岱名川”;康乾建行宫、立御碑、赋诗诵泉;于光远称“南有石林,北有泉林”。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载:"泗出陪尾"。北魏北齐时,泗河源头就建有源泉祠,宋代建有专祀泗河水神的神庙,水神亦被封为"仁济侯"。泗河纳南北两山水,吸东西三条流,成为淮河下游最大的支流,历史上把泗河与淮河并称为"淮泗"。
水是生命的源泉,亘古奔流的河流孕育了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塞纳河让巴黎成为璀璨的艺术华都,也哺育绮丽的法兰西文化;泰晤士河流经之处,是英国文化精华所在,伦敦的主要建筑多布于泰晤士河的两旁,她是英国的母亲河——滋养了英格兰文明;6700多公里长、流淌了6000多年的尼罗河创造了金字塔,金字塔犹如一篇篇浩繁的“史书”,蕴藏着人类文明的奥秘,尼罗河为沿岸人民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也缔造了古埃及文明;恒河这条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成就了文明古国印度;幼发拉底河当仁不让地塑造了巴比伦文明;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使流经中华心脏区的浊流——黄河升华为圣河、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泗河之于济宁,就似塞纳河之于巴黎,犹比黄河之于中国!人类始祖伏羲、女娲、黄帝、少昊帝均生于泗河岸边,史有“舜耕于历山,渔于泽,陶于滨”,这里的“泽”和“滨”就在泗水泗河一带……中华民族是融合了华夏、南蛮、东夷、北狄、西戎等古老的民族集团而组成的社会大家庭。泗河流域是古代东夷族聚居之地,是东夷文化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带有东夷特征的东夷文化,在史前占有着领先地位、代表着中华古今正宗的传统,成为后来中华文化的渊源之一,济宁也便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史上的岐周、巴蜀、齐鲁、荆楚、幽燕和吴越等不同的区域文化中的齐鲁文化是区域文化“合并”后的基础,在中国文化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所共知!中国东西南北中的人交胜争谈本地区的名人名物,都说自己那里有多少名山名水名人。山东人说:“我们是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即泰山,号称五岳之尊;一水即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圣人即孔子,古被尊为万世师表,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由此三者,齐鲁文化之历史地位,无可企及!
学术界公认,中国传统文化不管内容多么复杂,其核心和主干是儒家文化,齐鲁文化融合发展的“果实”就是儒家文化!泗河流域历史悠久,最早存在的是北辛文化,其次是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为中华人文始祖的重要活动区域。这里在历史上有过二次大文化的辉煌发展期:第一次是六千年前至五千年前的伏羲氏、女娲氏、炎帝、黄帝、少昊帝一脉相承的东夷文化高峰,龙、凤图腾的肇始是其灿烂的文化标志。第二次是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邾娄文化和鲁国文化,并由此造就了主导中国文化二千多年的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孔于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尽管儒家文化经过孟、荀及汉儒屡次改造,特别是董仲舒的改造,被汉武帝定为独尊的儒术,已非原来的孔子儒家,儒学已经齐化,成了齐鲁两国文化的融合体。但是孔子的创建之功,是怎么也抹不掉的。“中华无仲尼,万古如长夜” !哺育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就是以丰美的水草孕育了“济宁文明”的泗河!生在泗河畔、长于泗河岸、葬到泗河边的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的文化之根,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独特模式,而且超出了它的原生区域和民族,走出了国界,远播东亚,形成了东方儒家文化圈并波及世界!孔子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凝聚的核心,为学者之宗,流传两千余年,几经阶级的、民族的、思想文化的斗争风雨和大批判的劫难而批而不倒,弃而不掉,今天和今后也还会在新的现代文化的构建当中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发挥它的应有作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别强调固守本民族最本色的精神内核,使之不随时代的更替而流失,不随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异变。以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系,在两千多的时间里已经凝练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修养道德心性,砥砺人生志节;培育高尚情操,涵养浩然正气。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修齐治平,讲信修睦。这些正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生存资本,是中华民族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承继这份最核心的精神家业,不使流失而使丰富,是全民族为后代子孙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泗河的儿子”——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是一位为前世集成,为后世立极的人物,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鼻祖”!
从伏羲时代中华文明的起始,到东夷文化、齐鲁文化、儒家文化,以至现代文化,为泗河积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缤纷多彩的泗河文化,哺育了兼容并蓄的济宁文明,成就了天下第一文化城——济宁!
泗河以济淮、济运、保证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而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元、明后,曾多次大规模修治运河及水利,泗河及泉林理所当然地成为整修保护之重点。在泗河之源的泉林,先后建立"三坊"、"五亭",成为秀丽的园林胜地。1684年,康熙大帝驻骅泉林,写下了著名的《泉林记》;乾隆对泉林情有独钟,九次驻骅,留下了大量的赞美诗,并建立两处行宫。这些为泗河增添了人文景观,达贵显要、名人文士趋之若骛,留下了大量诗文碑刻......数千年来,泗河以其博大的胸怀,奔腾不息的气势,钟灵毓秀,纳贤聚圣,不但孕育了中华光前裕后的先祖圣人黄帝、炎帝、少昊、元圣周公、至圣孔子、宗圣曾子、亚圣孟子、述圣子思、复圣颜回、和圣柳下惠、巧圣鲁班等,而且也造成了许多的英雄豪杰,如卞庄子、仲子路、盗跖、乌三娘、刘邦、张良、彭越、郝定、朱红灯......文经天,武纬地,无限荣光和中华神韵,就这样在泗河身上高度统一地集中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