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叙文巧构思】设置悬念〖误会巧合法〗(讲例文)

(2009-01-17 16:26:23)
标签:

杂谈

 记叙文巧构思误会巧合法〗教方法【记叙文巧构思】设置悬念〖误会巧合法〗(讲例文)

  例文解析 活人送进火葬厂 》 (我自己文章)

   构思技巧:误会巧合

    以不孝之子将活母送到火葬厂为 误会”,整容工人精心工作为“巧合”, 把情节不断引向深入, 以公安人员察看为证实,使矛盾得到决,最终将“扣”解开。

   主题:对不孝之子的非法行为进行尖锐抨击。

      拟题:事件题___活人送进火葬厂

   开头:用纪实法查看《特殊事件登记薄》开篇,表明事件真实。

   结尾:用“赵,的确活着!”结束全篇,既扣题,又震惊,令人发指!

 

例文}     活人送进火葬厂 

    在市殡仪馆的《特殊事件登记薄》上,有这样一段记载:"死者姓名:赵某,女,67岁.住址:某村5组.事件内容:10月8日晚6时50分.A,B二人将其亡母赵(据说患脑血栓5年),送到殡仪馆火化.
    整容工人宝爱忠,揭开死者的蒙脸纸,精心整容时,发现赵的眼皮眨巴了一下.这一突如其来的动作,把宝吓得大叫一声,他赶紧找来火化工人马凌玉和孟繁义,到现场再度细心察看.发现死者赵的眼皮睁开了,还掉下了眼泪.
    三个工人异口同声地说:"这人没有死!",就把赵子A找来,严厉地训斥了一顿,并严肃地对A说:"赶快把你妈送到医院去治疗!" 同时,又与市公安局联系,电告原情.
     当公安人员赶来时,A已用凌丰拖拉机把母送回家去.
     经市,乡公安人员登门察看,赵,的确活着!
    (史振声)
       
          本文发表在1992年10月29日  北票市报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