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golfnano-power体育 |
分类: 高尔夫进阶-专业知识 |
资料来源:Tom Wishon Golf eTech Report
在1997年就预察未来球具制造的革新方向,而出版The Practical Fitting Program一书的作者Tom Wishon,对于近年来高尔夫球界兴起的 “量身订做” 风潮提出了他个人的看法:
能够继续从事球杆设计和装配研发这项工作,最棒的事,莫过于作者有机会一直不断地学习是什么原因让球杆能和不能发挥功用。自他出PFP一书至今七年以来,球具制造有许多改变,尤其首重球杆
“量身订做”
对于球飞行所能造成的影响。一般说来,球具制造商已能掌握到一些
“量身订做”
程度上的转变。即使不能马上在视觉上看出其效果,制造商也不应忽视试杆的规格设计。以下,作者针对球杆个人化的设计、打造来提高球技的重要性依次列出几点建议---
为了增加Driver球距…
1.
当作者Tom
Wishon在1996年首次得知「为挥杆速度慢的球友提高仰角好增加距离」的初期广告时,他认为这只是冰山表面的一角。但自2002年起,高尔夫球制造业已充分了解如何为每一位不同的球友决定不同的Loft角好获得多远的球距。从挥杆击球角、杆头Loft角以及球友的挥杆速度三方面可以决定其出球角。
※
Driver Swing Speed (挥杆速度) |
Angle of Attack (击球角) |
Best Driver Loft (最佳仰角) |
Carry Distance (击出球距) |
Miles per hour |
Degrees |
Degrees |
Yards |
55 mph |
Downward -4度 |
26 |
96 |
|
Level 0度 |
21 |
101 |
|
Upward +4度 |
19 |
107 |
65 mph |
Downward -4度 |
23 |
131 |
|
Level 0度 |
20 |
137 |
|
Upward +4度 |
18 |
142 |
75 mph |
Downward -4度 |
21 |
165 |
|
Level 0度 |
17 |
169 |
|
Upward +4度 |
15 |
173 |
85 mph |
Downward -4度 |
18 |
194 |
|
Level 0度 |
15 |
198 |
|
Upward +4度 |
13 |
201 |
95 mph |
Downward -4度 |
16 |
220 |
|
Level 0度 |
13 |
222 |
|
Upward +4度 |
10 |
225 |
105 mph |
Downward -4度 |
13 |
242 |
|
Level 0度 |
11 |
245 |
|
Upward +4度 |
9 |
247 |
115 mph |
Downward -4度 |
11 |
263 |
|
Level 0度 |
10 |
266 |
|
Upward +4度 |
7 |
267 |
2.
大多数时候,球杆长度对于球友是否能击中球的中心面占有关键地位。任何帮助增加距离的量身设计都必须遵从「击中中心」的先决条件。因此,企图以改变杆身长度来增加挥杆速度并不能成功拉大距离;除非,其长度能符合球友掌控挥杆的能力。以多数球友使用45”
Drivers和相对加长的球道木杆来说,能设身处地为球友着想,搭配符合他体能的杆长是应该的。
3.
杆重比起其它任何因素更能影响球杆的总重量。一般说来,球具制造商普遍认同「球杆总重愈轻,挥杆速度愈佳」。事实上亦是如此,总重愈轻挥杆愈快。然而,当你试着帮球友增加距离时,有二点值得球具制造商注意:
※
※
4.
在1997年,没有人试着找出一个真正的MOI搭配法,能去配合球友的能力、速度、节奏及体能。所以,所有为了建立正确挥杆平衡的建议都放在「挥杆重量」这一项上。如今,MOI的使用已成常态。早期反应指出,比起建议球友选用合适的挥杆重量,若是能为球友找出合适的MOI,我们可从他更能击中球中心和挥杆速度的增加来得知他球距是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