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圣君卒于何年?

(2024-01-31 18:35:17)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旅游

情感

分类: 杂谈

张圣君卒于何年?

张圣君卒年现在有四种说法:

1、月洲族谱1069年。

2、学者认为卒于宋绍兴前(1131年),因为记载张圣君神迹最多的就是绍兴间(1131——1163年),如仙游南门斩龟、福州大帅府冬天变荔枝、福州衙门失火用心法灭火、预测梁克家、萧国梁等人中状元等等,都超出常人所能,那时的张圣君已经成神了。

3、闽清金沙祖殿的石狮子刻的绍兴二十九年,相关记载张圣君坐化后即以肉身塑像于金沙祖殿。

4、当下宫庙流行的1183年。

张圣君卒于何年?
                                        (三山志)

本人认为最可靠的应是1183年,理由如下:

历史文书记载张圣君生平事迹最多的是梁克家的《三山志》、张世南的《游宦记闻》、洪迈的《夷坚志》,这三本书都没有记载张圣君的卒年。《游宦记闻》和《夷坚志》是个人笔记,忽略张圣君卒年正常。而作为官方主持编辑的福州地方志的《三山志》没有记载张圣君的卒年就不正常了。

张圣君卒于何年?
                                   (宋福州地图)

《三山志》是一本专门记录宋代福州地区的史籍,包含了当时福州下辖的闽县、侯官、怀安、长乐、福清、永福、连江、罗源、长溪、古田、宁德等十二县,分别记载福州自晋代置郡至宋的九百年间重大事件、著名人物、城池变革、赋税典章、寺院宗教、文化教育、社会习俗、土特物产、山川名胜、边防海疆等各方面的历史面貌。在寺院类六卷一千六百二十六所中,多是简单的名称、地址,没有人物介绍,而在卷三十二“寺院类”双峰院中却详细记载:“政和间(1111年——1118年),土人姓张者樵于此山,遇人饮之泉,以笋食之,遂绝粒,识字,号张道人,后削发为僧,名圆觉。累住名刹。”

梁克家在《三山志》序言中记:“约诸里居与任于此者相与纂集,讨寻断简,援拘公牍,采诸老长所传,得诸闾里所记”。在梁克家所约的“里居”和“任此者”中,陈傅良承担了《三山志》主要的编纂工作。

梁克家(1127——1187 ),字叔子,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中状元,初任平江佥判,后官至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乾道八年(1172),拜右丞相后兼任枢密使。乾道九年(1173)以观文殿大学士身份出知建宁。淳熙六年(1179),起知福州。淳熙八年(1181),召除醴泉观使。淳熙九年(1182)拜右丞相,封仪国公,离开福州。《三山志》即成书于1179——1182年。

陈傅良(1137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自淳熙六年至九年(11791182年)梁克家到任福州知州间,陈傅良也“出通判福州”。

梁克家与陈傅良彼此信任,《宋史》载:“丞相梁克家领帅事,委成于傅良,傅良平一府曲直,壹以义。”主持编写《三山志》的梁克家和主要编写人陈傅良都不是福州人。在地方史的研究中,往往外地人做的反倒要比本土人好。“外地”的身份带来了一个局外人的立场,会对本土居民熟视无睹的情与物有浓厚的兴趣,而又不会像本土人编写地志一样陷入无边的虚美之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三山志》:"仅录掌故,而不在于夸耀乡贤,侈陈名胜,因亦核实之道,自成志乘之一体,未可以常规绳之。"陈衍《福建通志》称它是“考究福建省会掌故者,要必以是者称首选焉。”

所以,如此重要、严谨的《三山志》既然刻意写了张圣君,而没有写张圣君的卒年,张圣君在1182年《三山志》成书前一定还活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