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洗肝肺热

(2022-12-26 17:02:04)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军事

教育

分类: 杂谈

一洗肝肺热
                    (高宗逃海)

《建炎感事》

張元幹

乾坤忽震蕩,土宇遂分裂。

殺氣西北來,遺毒成僭竊。

議和其禍胎,割地亦覆轍。

儻從种將軍,用武寨再劫。

不放匹馬回,安得兩宮說。

巍巍開國初,真宰創鴻業。

一統包八荒,受降臨觀闕。

并州稍稽命,駢頭亟膏鉞。

於今何勢殊,天王狩明越。

諸鎮本藩翰,楚破闔城血。

翠輿欲東巡,蹈海計愈切。

詔下散百司,恩許保妻妾。

瞻彼廉陛尊,孰與壯班列。

肉食知謀身,未省肯死節。

檢校輿地圖,寧復見施設。

三吳素輕浮,傷弓更心折。

四顧皆驚波,蒼黄共嗚咽。

維茲艱危秋,貧士轉疏拙。

明年穀增貴,賢愚罔分別。

何處置我家,患在建午月。

故山盍早歸,豈憂踐霜雪。

作意海邊來,初非事干謁。

責我賣屋金,流言尚爲孽。

汪公德甚大,遊說情激烈。

力救歸裝貧,一洗肝肺熱。

如公趨急難,正似古豪俠。

行藏道甚明,親養志先决。

去矣茅三間,無問衣百結。

他時期卜鄰,此日尤惜別。

請以兄事公,尺書未宜綴。

一洗肝肺热
                (汪澡) 
《宋史,高宗纪》载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壬辰,高宗至越州,十二月丙子逃至明州,沿海避敌。张元幹面对国事崩溃,在潭州(长沙)抗金的向子諲舅舅又下落不明,百感交集。他想三年时间丢失两河、两京、两淮,现在兵火又烧及江南,不仅朝廷如丧家之犬,百姓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都是朝廷不作为、将官不守责所致,如此下去哪里还有家?还有国?他痛彻心扉、愤懑难忍,冒着杀头风险,违背高宗下的“禁言对敌”的《禁言诏》,向高宗上《劝战书》。张元幹的上书不仅惹恼了高宗,更惹恼了朝廷上下,从宰相到御史都认为张元幹目中无人,把他们都当成懦弱奸邪了。御史中丞范宗尹首先上奏,认为张元幹触犯了高宗的《禁言诏》,应敢妄议,欲摇动朝廷者,处斩。”,并且诬构张元幹在将作监任上贪污,后得汪澡力救免罪。

 

 高宗从越州再逃明州(宁波),出海前由于船载人员有限,下令跟随的大臣和护卫只能带两个家属,其余无关人员自行安排。张元幹自然属于“无关人员”,临走前他作《建炎感事》诗送给汪藻告别。

 

  张元幹诗名写的是《建炎感事》,实际感的不仅仅是建炎,而是大宋。回想大宋开创,一统八荒,如今天差地别,皇帝被人追逐到海边。假如用种师道计划,不放金兵回去,哪有两宫被掳?肉食者只知道谋利,不肯尽死节,国势如此,四顾都是惊险,连苍鹰、猎狗都在呜咽愤恨。他对汪藻的古道侠肠力救感激万分,表示自后将以兄事汪藻。当然,经此波折,他知道自己无力回天,已萌生退意,期望到时结茅数间,和汪藻俩人成邻,以兄事公”。

《建炎感事》的起笔之句“乾坤忽震荡,土宇遂分裂”,句法、对仗精整。句中“忽”、“遂”二字,既是张元幹的急切之情,也是神来之笔,“忽”、“遂”二字都是时间快速的形容词,既反映了金兵进逼的凶狠、突然、残酷,又反映了国破家亡的快速、突然,惨烈之景象,可谓触目惊心,表达了他对战乱所造成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愤怒,以及对软弱无能、屈膝求和的南宋王朝的痛恨。他反思、痛愤之语连出:“议和其胎祸,割地亦覆辙”、“於今何勢殊,天王狩明越”、“肉食知謀身,未省肯死節”、“明年穀增貴,賢愚罔分別”。他对报国无门、请缨无路悲怆、愤怒:“四海皆惊波,苍黄共呜咽”。压抑情怀,以及对危难多变时局的切肤之痛。特别是自己的一腔爱国热血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被“責我賣屋金,流言尚爲孽”。他感慨“汪公德甚大,遊說情激烈。力救歸裝貧,一洗肝肺熱。”从自豪到愤慨到心寒到失望,此诗一波几折,都是切肤之痛。他感的是春秋,感的是人生,深情、愤切、沉痛、悲凉、感激、无奈,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有如此的激烈呼号、喷薄倾泻!

清代谢章铤《寒松阁词序》中说,“情愈至,品愈高,诣愈深,蕴抱愈厚,激发愈雄”。张元幹怀有一腔“愤世忌邪之气”,也唯有这样的襟抱、情怀,才构成了他“文辞雅健”、“诗格颇遒”的文风。

一洗肝肺热
          (韩世忠、梁红玉杀敌)

注:

乾坤:天地。《易说卦》“干,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唐杜甫 《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忽:迅速,突然。《左传》“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土宇:封疆,领土。唐白居易《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诗“两河收土宇,四海定波涛。”

遗毒:喻指过去遗留下来的思想、风气等。《汉书、董仲舒传》“自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器顽,抵冒殊扞,孰烂如此之甚者也”

僭:越分。指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得职权行事。《春秋公羊传》“诸侯僭于天子”

祸胎:祸害的苗头。汉枚乘《谏吴王书》“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唐白居易《闲卧有所思》“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

覆辙:翻车的轮迹。喻失败的教训。《后汉书范升传》“驰骛覆车之辙,探汤败事之后”

种将军:即种师道

真宰:天为万物的主宰,故称真宰。《庄子,齐物论》“必有真宰,而特不得其联。”唐杜甫《遣兴》“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

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史记,秦始皇纪》“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汉刘向《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岛岛。”

稽:停,留止。《管子》“是以令出而不稽”

骈头:头挨头

亟:屡次,一再。《左传,鲁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膏钺:膏即药膏,钺指古兵器,用于斫杀,状如大斧,有穿,安装长柄。膏钺指代杀身之险。

殊:异,不同。《易系辞》“天下同归而殊途”

天王:原指周天子。因春秋时,楚、吴等诸侯相继称王,故尊称周王为天王。《春秋,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晅来归惠公仲子之赗”此处指代高宗。

狩:原指围猎,此处指避乱。

藩翰:《诗经》“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注:“藩,屏也……翰,干也。”后用以比喻保卫国家的重臣。

阖:全。《庄子,胠箧》“阖四境之内。”

翠舆:同翠辇,指帝王的车驾。

蹈海:原指赴海,投身入海。《史记,鲁仲连传》“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此处指入海避敌。

切:急《论语,子张》“切问而近思。”皇侃疏:“切,急也。”

廉陛:廉,堂的侧边;陛,登高的阶梯。此处指代皇帝的尊崇。

肉食:指享厚禄的官员。《左传,襄公十年》“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陈子昂《感遇诗》二十九首:“肉食谋何失,黎藿缅纵横。”

舆地:地图。《汉书,江都易王非传》“具天下之舆地及军阵图。”

三吴:地名。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苍黄:青色与黄色。《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后以喻事情变化翻覆。

干谒:对人有所求而请见。《北史、郦道元传》“(弟道约)好以荣利干谒,乞丐不己,多为人所笑弄。”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汪公:张元干交游者中唯汪藻一人为汪姓,当为此人。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晋潘岳《西征赋》“孔随时以行藏,遽与国而舒卷。”唐杜甫《江上》“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百结:以碎布结成之衣,谓之百结衣。后常指衣多补缀或衣衫褴褛。唐杜甫《北征》“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卜邻:择邻。《左传、昭公三年》“且谚曰:‘非宅是卜,惟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唐杜甫《寄赞上人》“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人间多贝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