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了无策

标签:
文化历史情感教育娱乐 |
分类: 杂谈 |
1127年春,张元幹转道无锡梁溪,特意去拜访家在梁溪的李纲。但李纲去年十月初一,被贬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县)安置。十月二十八日,再贬宁江军(今重庆奉节),已经自江西经屈原故里秭归,去白帝城奉节。张元幹便由李纲三个弟弟陪同游惠山寺。
惠山寺位于无锡惠山秀嶂,始建于南北朝。它的前身是南朝刘宋司徒右长史湛挺创立的"历山草堂",刘宋景平元年(423)历山草堂改作僧舍,称"华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华山精舍改为"惠山寺"。靖康元年(1126),欽宗赐给为相的李纲作
《陪李仲辅昆仲宿惠山寺》
“苍山崷崒中,殿古起野色。
仰空象纬高,抚事戎马隔。
三子俱人豪,语默有典则。
安知今夕游,值此老宾客。
危言惊鬼神,怀旧痛京国。
寄书白帝城,问道屈原宅。
三春闻竹枝,万里共悽恻。
风来松柏悲,月落世界黑。
相看炯不寐,袖手了无策。
去去更酌泉,吾生易南北。”
惠山灵秀,林木葱郁,水清泉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宋赵葵曾作《惠山寺》:
“古木森森映碧苔,嵯峨楼阁倚天开。
山僧不问朝天客,自注冰泉浸野梅。”
张元幹自然不是冲着惠山寺的景色而来,而是面对亡国后的收复山河的问策寻策。他用“松柏悲”、“ 世界黑”、“ 炯不寐”、“ 了无策”四个堆砌,表示自己的“悽恻”“急切”之情,希望惠山寺的神灵能够将自己这怀痛楚和愿望转达给被贬黜去白帝城的李纲,让李纲问道屈原、公孙述,找到收复山河的良策。
注:
崷崒:高峻的样子,如“岩峻崷崷,金石峥嵘。”
野色:指原野或郊野的景色。唐·白居易《冀城北原作》诗:"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象纬:象数谶纬。亦指星象经纬,谓日月五星。晋王嘉《拾遗记·殷汤》:“师延者,殷之乐人也。设乐以来,世遵此职。至师延,精述阴阳,晓明象纬,莫测其为人。”
抚事:追思往事;感念时事。南朝宋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唐杜甫《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人豪:指豪杰;人杰。《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於此时而不成封侯之业者,非人豪也。”
语默:亦作“语嘿 ”。谓说话或沉默。语本《易·繫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南朝陈张正见《白头吟》:“语默妍媸际,浮沉毁誉中。”
典则:典章法则;准则。《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貽厥子孙。”
危言:正直的言论。《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酌泉:惠山有二泉,酌茗抒怀一大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