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见善,恶者见恶(补发)
(2009-07-08 07:51: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类道德危机 |
猴子能理解人么?如果提出这个问题,猴子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但人类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猴子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评判人类,会颠倒人类的是非准则。这不?猴子戴不了人类的眼镜,就把眼镜贬得体无完肤。
请注意——你所评价的常常是你自己:你能做到什么境界,你就会相信什么境界。如果做不到,你很可能会认为那是不存在的。真正能够“正评”他人,才说明你本人是正的;而“歪批”圣贤,恰恰表明你自己是不正的。
有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意本是不错。但许多人引用它,目的在于肯定自己的观点,是自私的——仿佛他自己即使不是仁者,也一定是位智者。对此,我想补充一句:善者见善,恶者见恶。你眼里的世界很可能就是你自己。
《人生的‘价值’如何计算》的作者,其真正用意只是这样一句话:我们都不要做圣贤,都来做凡夫俗子吧。
为此,他必须否定一切崇高的事物和一切伟大的心灵。
你相信了他,你的道德水准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堕落了。人就越发远离了人,而更加接近动物了。
对此,克雷洛夫的解释再明确不过了:人类社会中也常有这样的事:由于无知而把有益的事物贬得一钱不值。无知者越是显贵,对有益的事物越是排斥。
注:一篇文章发不上去,只能割开。敬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