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亲爱的卡玛2012
亲爱的卡玛2012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47,244
  • 关注人气:44,9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不知道真相之前,先选择将对方往好的方面想

(2021-12-07 08:44:44)

卡玛微信公众号:“亲爱的卡玛”或“dearkama” 

一个女人向我吐槽婆家——

丈夫有个弟弟,也结婚了,她总觉得公婆偏向弟媳妇多一些。

公婆建了新房子,给两个儿子媳妇都留了房间。

有一天,弟媳没事,陪公公去逛家具市场。弟媳向公公提出,想买张化妆台放在新房间里,公公答应了。

对于公公的行为,她的解读:看看,他们就是偏心她!都是儿媳妇,他们就想不到我的房间里我需要化妆台吗?

我的解读:公公作为一个糙老爷们,心思没有女人那么细腻,媳妇向他要,他就买了,想不到另一个儿媳妇也是女的,也需要化妆台。

这两种解读,哪一个是真相,或接近真相?目前尚属未知。

在不知道真相之前,仅凭着自己的猜想或偏见,就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恶意的解读,并作出一系列恶意的应对——

她从此不去公婆家、不给公婆打电话,连带着和小叔子一家也不来往,而公婆并不知道她心里“化妆台”这个结,对她的这一系列操作感到莫名其妙,解读为:不孝、事儿多、不好相处……因而更不喜欢她,她自然能感受到这一点,于是对婆家更加排斥……她和婆家的关系,演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真相如我所解读的,那她这一系列行为,不是冤枉公公了吗?也徒然让自己不开心,更让她和婆家的关系遭到重创,甚至再无和好的可能。

多么可惜。

而事实上,人和人都差不多,真正的坏人又有多少呢?一般情况下,你对他人的揣度只是你内心的投射,而他人的真实想法,往往比你想象的要好一点。

而且,很多时候,他人的行为,你看到的是“果”,却不知道那个“因”是各种各样的,超越你的认知和想象。

几年前,我突发脑梗,有一段时间,右手功能受损,不能做精细动作。有一次去服装店买衣服,试衣服的时候,系扣的时候很费劲,就请店员帮我系一下,但我出于不愿意和陌生人讲我曾经得过那么一场大病的心理,没有告诉她需要她帮忙系纽扣的原因。然后,我明显的感觉到店员的表情有些不乐意。

店员的表情,让我回家之后,还想了很久很久……我想,以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她一定将我请她帮忙系纽扣的原因,理解为:摆谱,不尊重甚至是看不起服务人员……我想她永远不会想到——我请她帮我系纽扣,是因为我生过病,手不够灵敏。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在家庭关系中,因为自身的偏见、情绪、经验的局限性,而产生的误解、纠纷甚至悲剧,还少吗?

那么最聪明、最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就是在不知道真相之前,先选择将对方往好的方面想,先选择善意相待。

具体到文章开头的那个女人,如果她选择将公公往好的方面想,那不管真相如何,她都是不吃亏的——公婆如果真的有偏心,她的大度会避免家庭矛盾激化、和公婆关系陷入更糟,也避免了公婆对她做出错误的解读:大媳妇就是个小心眼的人——一旦形成偏见后,就再难改变,她和公婆的关系,势必进入恶性循环;公婆如果并没有偏心,那她的大度,避免了自己犯错,也让自己得到公婆的喜爱。

说白了,做人还是得要大度一些,大度的人,表面上吃亏了,但根本上是赚的,所以有句话叫:量大福也大。

 

卡玛微信公众号:“亲爱的卡玛”或“dearkama”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不知道真相之前,先选择将对方往好的方面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