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未能达成的愿望
(2013-01-18 11:10:50)
标签:
《少女》上海杂志作者简介杂谈 |
十七岁那年,我的文章常见于上海的一本叫做《少女》的杂志,这给了我很多的快乐和鼓励。现在这家杂志已经没有了,但我还记得她的样子,32开的封面,第一次知道有个诗人叫斯泰因,就是通过这本杂志,还记得和我合作的编辑叫龚维才。
那时候,这家杂志每期都会介绍一个作者,配上照片和简介。我觉得要是自己的照片也能登到这家杂志上,那该是多么美妙的满足虚荣心的事情啊,我想象着我装作不经意的样子把杂志拿给同学看——那有多牛掰!那将是我这一生最光彩的事!如果能实现我将死而无憾!
我很认真地给这家杂志写稿,认为只要我发稿多,他们自然就会注意到我,把我的照片发到杂志上。
说起来真是可笑,这几乎是贯穿了我十七岁一整年的愿望,我写啊写啊,每次,当班级里负责收发的同学捧着一堆邮件往教室走的时候,我的心跳就开始加速了,可是,偏偏要装出一副很淡定的样子,似乎,如果我表现出我的急切和期待,那么,老天可能就会和我玩恶作剧,偏不让我如愿,所以,我要小心地隐藏好自己的愿望,不让老天发现,这样子他才放过我,不会和我较劲。就像是,你去买一个东西,如果你表现出很喜欢这个东西,那么店主就有可能涨价。一样的心理。
我幻想着,有一天,收到一封信,他们对我说:飘飘(哈,我那时候的笔名,恶俗吧?),我们邀请你,成为我们杂志某期的“明星作者”,请将你的照片和简介发过来……
可是没有,没有,没有,多少次的失望啊,一次又一次折磨着一个十七岁女孩子的心,甚至失望得要哭出来,直到,我对这件事不再抱有希望。直到,我忘记了这件事。
多年之后,我自己出书,编辑提出来要放作者照片,我当即拒绝,甚至作者简介,我也是字越少越好,真的不想在自己这个人身上,浪费太多笔墨。
不是刻意表现清高什么的,是真的没有那个欲望了,连带着任何要出头露脸的事,都会有一种本能的排斥,那个劲儿就这样过了,我想,今天的我,还算是一个有平常心的不虚荣的人,应该是拜这件事所赐。相应的,我的心理承受力也因为这件事增强了很多,好像真的没有什么挫折能够摧毁我,最常有的心态是:没什么关系啊,最坏的不就是这样,反正失望这滋味,我又不是没尝过。
有时候,那些未能达成的愿望,比那些达成的愿望,让你收获、成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