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家鑫
(2011-06-09 09:36:44)
标签:
药家鑫死刑执行张妙舆论影响判决杂谈 |
药家鑫死了。有人高兴得放起鞭炮来。
很有些为民除害、大快人心的意思啊?
但我对此判决持保留态度。
这是一起舆论左右了判决的案件,是的,药家鑫可恶、可恨、可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是有法定的从轻处罚的情节的,那就是:自首。如果药家鑫案没有受到公众关注,我想,他不会被判死刑,而应该是死缓吧,死缓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量刑。我不知审理药家鑫案的法官是谁,但我认为,这位法官在此案中的表现不专业、不客观、不公正。不坚定,他屈服于公众丧失理性的愤慨、自以为是的正义,而法律,不应该是铁面无私的吗?这个铁面无私,是对受害者的,是对公众的,也应该是对犯罪者的。
可是,人已死,人已死,说这些,已经没用了,有用的,是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药家鑫,这个父母、老师、同学口中的“好孩子”、“老实孩子”(我完全相信这一点),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做了那样一个令人发指的选择,从而送掉了两条性命?
首先,最应该反省的是药家鑫的父母,你们给予孩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我发现现在很多中国的父母,唯恐自己家的孩子吃亏、犯傻,总是教育孩子要保护好自己,要“机灵点”,总的来说就是怎样“避险”、怎样“不犯错”,而不是告诉孩子:人生很难避免要犯错,犯了错不要怕,要勇敢面对,敢于承担。这样的教育,累积的结果,就是药家鑫这样的孩子,在撞了人之后,在那个慌乱的、无法正常思维的关口,本能地作出了要逃避责任的选择。
其次,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每个人,现在的中国,人与人之间,已经丧失信任、成全、理解,而是相互设防和拆台。我就不止一次听见司机说过:如果撞了人,宁可撞死,不要撞伤,撞死了,最多也就赔个几十万完事儿,如果是撞伤,你可就倒霉了,那就是个无底洞,他这辈子就讹上你了。
我想起一件发生在我婆婆身上的真实的事情:有一次,我婆婆在街上,被一辆车轧了脚,当时很疼,司机带婆婆去医院检查,发现只是一点皮肉伤,无大碍,我婆婆立即让司机走了:你走吧,我没事儿!司机感动得不得了,说:哎呀,我们开车最怕碰上老太太,往地上一躺,这回是吃定你了,看你往哪里跑!像你这么通情达理的老人,可真不多见!这位司机硬塞给我婆婆600块钱,还主动留下电话号码,让如果脚有什么事一定要打电话给他,后来,都过了两个礼拜了,这位司机还打电话来问我婆婆脚怎么样了,婆婆说:没事,你别管啦。
看见了吗?只有善良能激发出善良,高尚激发出高尚,理解激发出理解。靠严惩?把药家鑫杀死了,就会阻止此类案件的发生吗?也许结果只是:啊,以后还是不要自首好了,反正自首也是死,还不如躲着,多活一天是一天。
在把刀残忍捅向张妙的时候,药家鑫那一刻想的也是:不能让她活着,她活着会找我的麻烦,后患无穷。
杀死张妙的,是药家鑫,也是我们身处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因为,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组成了今天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已经毫无善意和爱意的社会。而一个人与人之间已经没有善意和爱意的社会,药家鑫只是一个开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