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晚听陈大惠老师谈话感悟……

(2008-10-23 00:17:50)
标签:

杂谈

今晚听陈大惠老师谈话感悟…… 

 

    近子夜时分,在学院路的一个素食餐厅,静静听着陈大惠老师和我的三个企业界朋友畅谈,不觉中,很有感悟!

 

    佛法讲:一切随缘。

    我们学佛常常以为,一切都在发心,只要发心很大,就定能作出丰功伟绩,创造奇迹。这种心理未必是对的,类似于道家的无为,有的时候,我们做事要看缘分是否具足,不要太过于追求好结果。

    因为,这种追求和在意,也是一种变相的功利心在作怪!只是把对于金钱、美女、权势的贪求,变成了对于善功的贪求,正如达摩祖师出语惊人地教训梁武帝一样:那些实无功德!它只让我们丧失了内心的宁静和轻松,而沉浸于得失中,大喜大悲,变得好累,好枯燥!生活的一切都沦为不可忍受呵!

    应该无为,应该兴趣为上,一切纯净无染,没有任何的好大喜功思想,左右自己,这个时候,生活才恢复其本具的乐趣和美丽啊!

 

    所以,如是,净空法师非常了不起,他的开示讲到,恶念不可执着,善念也不可执着,六祖云,超越善恶,才是高士!

   过去几年,我参与社团,自以为是在行善,做了好多的牵强事,好心苦,好难受,今晚回想,始知,这些也是贪欲,也是心不净,要不得,也是要坚决放弃的!

 

    多年以前,我就在猜测,一个人是否能够对所有的事物都发生兴趣呢?恩!我现在明白了,这是可能的!只要只要你放下所有的不清净,既不存先入为主的厌倦,也没有附加上很多的名誉利益贪求,那么,这个世间,所有的门类知识,都会是引人入胜的,会激起你极大的好奇心呢!

 

    所以阿,心中要万里无云,一尘不染,这叫无为。随缘度日吧,看似不积极进取,实则是真正的热情、投入焕发!激起深深地喜悦和精进呢。这是爱因斯坦做科学的境界,是柏拉图研究哲学的境界。

  

    今晚非常感谢陈大惠老师,真是我的善知识!

  

           信心铭  (僧璨大师)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惟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原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退。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延促,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