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庙-赊店古镇【秦鄂豫三省五地】

火神庙位于赊店镇中心,山陕会馆东侧,相距l00多米,面迎南中心街,北依中中心街,是一座宏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于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创建火神庙碑记》记载,火神庙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5年),至雍正六年(公元l729年)竣工,历时四年。其始建年代晚于关帝庙(清康熙年间)而早于山陕会馆。由此可知,其时赊店已较为繁盛。相继建起了老庙(明崇祯年间)、小关帝庙、大关帝庙和火神庙四座庙宇。因镇内当时制造烟花爆竹的“炮房”较多,加之镇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并有不少草房,易发火灾,为了祈求火神保佑平安无灾,为此由镇内“炮房”行业牵头,集资兴建了火神庙。火神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有关火神,多种古籍皆有记载。火神之说起源有四:一曰祝融;一曰炎帝;一曰回禄;一曰王灵官。火神庙即为敬奉火神之庙宇。

火神庙整体建筑原有宫、阁、祠、殿共计79间。东半部为主庙建筑,西半部为道房建筑。庙宇建筑群呈长方形,东西宽34米,南北长85米,占地面积为2890平方米。其建筑格局沿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山门、大戏楼、木牌楼、大拜殿、大座殿,其拜殿和座殿前后左右对应建有陪殿四座(12间),戏楼两边建有钟、鼓楼,钟、鼓楼向北接建东、西两座陪殿,紧接向北又建东西廊房各6间;南大门临街房5间、北屋、西屋、过厅、正厅等共29间。原道房院西北角有一大花园,内有各种奇花、异草、鱼池、假山,是庙内道士休闲处所。

火神庙整体庙貌雄伟、壮观,居全镇中心,座北向南,最南边建筑为山门,山门建筑和戏楼连为一体。山门为五间,硬山顶、马头墙,上有砖雕花草和飞马图样,正脊中间饰置麒麟驮莲花宝瓶,内插下大上小的一串宝珠,两端饰置有“龙吻吞脊”,间饰有天马、斗牛、麒麟、狎鱼、獬豸等,四条垂脊也饰有吻兽,牛、马、狎鱼、獬豸等构件,南坡中间饰一组菱形绿边黄心琉璃瓦,前檐筒瓦装饰有大肚佛钉帽两排;北面戏楼为卷棚顶飞檐挑角,两挑角各置一个神将,下悬风铎。











现在所保留下来的几处主体古建筑,其风格面貌如初。虽历经近三百年的风雨战火,如今仍不失古代建筑艺术之丽姿风采。纵观该庙整个建筑,其突出特点是古朴雄伟,工艺精湛,特别是木牌楼,建筑风格独特,气势磅礴,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火神庙建筑原来遍布全国各地,但保存至今的甚少,河南仅存商丘与赊店两处火神庙,而赊店火神庙特别是木牌楼相对而言建筑工艺最为独特,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人文旅游资源,堪称中州名胜。

有关资料取自网络
摄影于2021年4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