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2021-09-02 04:52:30)
标签:

穿越滇藏新通道

大理

诺邓村

云龙县

千年的白族村落

杂谈

分类: 天朝神州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

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城西北,村中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据考证,这座村庄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这个见诸于史籍,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共1138年的小小村落在古代可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唐代《蛮书》中已经对诺邓有明确记载,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凿井制盐,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井为生存依托的村落。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村内现保留着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40多座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和20多座古庙宇等公共建筑以及5000多米的街巷村道,此外全村还有百年以上的古木200余株。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除了盐,诺邓亦“盛产”进士、秀才。尽管云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两朝还是文风蔚然、人才辈出。诺邓村中“进士”的,在云龙为最多,举人、贡生和秀才则不胜枚举。清代康乾年间,诺邓村举人黄桂是声噪一时的文化名人,被誉为“滇中儒杰”。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诺邓”最早见于公元863年唐樊绰的《蛮书》,“诺邓”村历经1143年,始终保持村名不变、居住民族不变,产业不变,被称为千年白族村。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云龙县城的广场和汽车站。正常情况下,有公共巴士到怒江州的六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路过的又一个古镇。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旅馆张贴的古村攻略。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有关资料取自网络                               摄影于202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