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学宫【南行记】

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现存建筑组群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也是省内唯一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文保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揭阳学宫原称“揭阳孔庙”,又称“文庙”、“红学”,因揭阳人常说为学宫,所以揭阳孔庙也渐渐被人们叫成“揭阳学宫”了。揭阳学宫位于揭阳市区韩祠路口东侧,为揭阳古代最高学府。距今已有876年的历史。现存总面积20020平方米,是全国现存的最大规模府、县级孔庙,仅小于山东曲阜孔庙位居第二位,在同类古建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在华南地区则可称冠。作为封建社会揭阳的唯一官学,学宫肩负着培育科举人才的重任。揭阳学宫自宋至清培育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为揭阳赢得“文化之乡”美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初创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清嘉庆七年(1579年),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占地面积5526平方米。采用中轴线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结构。主要建筑物有照壁、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主体建筑均为高台基、大圆柱、红瓦绿檐,造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是广东省同类建筑物之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水平。




大成殿悬挂历代御颁匾额如:“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圣集大成”、“与天地共参”等。正殿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左设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右设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圣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

















地方特色—善男信女活动室

揭阳县署围墙


街头小庙


有关资料取自网络
摄影于2020年12月2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