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纪念馆【南行记】

黄飞鸿纪念馆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佛山祖庙三门的北侧,有一座两层仿清代青砖镬耳建筑,那是占地五千平方米的黄飞鸿纪念馆。

2001年1月14日,黄飞鸿纪念馆落成典礼在佛山隆重举行。此前主管单位曾以各种形式向国内外发布消息,希望黄飞鸿的后代能作为嘉宾回来参加典礼。黄飞鸿的众多门人做出了回应,黄飞鸿的孙子黄源德应邀前来,其余的亲人没有回应。据了解,黄飞鸿共有3个孙子、6个孙女,如今分布在东南亚、大洋洲和拉美地区,从事的职业均与武术无关。
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黄飞鸿纪念馆的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岭南古建筑的传统和气派,保存了传统民居的合院式建筑规范,从梁架、柱础、砖雕,檐板、屏风,门窗到栏板等建筑构件,均用征集旧料,以保留历史风韵。







黄飞鸿纪念馆建筑采用二进三开间加连廊的布局,是采取黄飞鸿在世时(即清代中叶至民间时期)佛山民居、祠堂的建筑样式。头门是二层的门楼,一明两暗的布局,二进演武大厅是纪念馆的主体建筑,需要步上三步石级,取步步登高之意。演武厅是二层一正两偏结构,硬山顶,镬耳式封火山墙,正脊采用博古脊式,体量比门楼大。门厅的第二层也作一正两偏结构,硬山顶,镬耳式封火山墙,正脊采用博古脊式。二楼正间为大型木雕仁者飞鸿。







除了武学,黄师傅对舞狮文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使其真正成为了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在黄飞鸿纪念馆,有精彩绝伦的舞狮表演。三狮争锋、双狮采青、单狮过桥,一系列的醒狮高桩绝活展示。武术表演更是集中了长拳、洪拳、棍术、剑术、九节鞭,让人眼花缭乱,真正让人感到“武术之乡”夺人的气势。






有关资料取自网络
摄影于2020年12月1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