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剧博物馆【南行记】

广东粤剧博物馆坐落在佛山市禅城区兆祥路的兆祥黄公祠,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经佛山市政府批准,筹备多年的佛山粤剧博物馆落户该祠堂。2004年4月,由佛山市文化部门申请,经省文化厅批准,佛山粤剧博物馆正式改名为广东粤剧博物馆。

广东粤剧博物馆收藏粤剧文近20000件,民出文物和图片3000多件,包括有琼花水埗遗石,琼花宫香炉、宫灯等珍贵粤剧文物,还有大量清代和近现代的粤剧剧本、木鱼书、海报、戏桥、戏服、乐器以及最早的粤剧电影、唱片、剧照、名伶书画等文物。该馆的建设自始至终得到省内外专家学者和粤剧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香港政府戏曲顾问、粤剧史专家余慕云、广东省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粤剧史专家谢彬筹、赖伯疆等主持该馆陈列大纲的编写和修改,其藏品大部分都由海内外热心人士捐赠。


佛山粤剧博物馆设于禅城区最大的祠宅组合式建筑群兆祥黄公祠。兆祥黄公祠建于清末民初,是佛山著名中成药“黄祥华如意油”始创人黄大年的祠堂。200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堂气势雄伟,设计精巧独到,装修豪华考究,是佛山现存祠堂式建筑的表表者。主体建筑坐西向东,由纵轴线上排列的头门、拜亭、二进、三进、后进等建筑组成,为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左右两侧还有由青云巷相间的四进厢房(住宅),左右对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头门高大峻伟、装饰豪华;门廊梁架遍布雕镂精致的漆金木雕;前墙的水磨青砖整齐美观。拜亭利用二进建筑的前檐柱构筑而成。二进、三进的构架沿清制为瓜柱式抬梁结构,室内宽敞明亮。这一次在粤剧博物馆布展过程重新制作、装饰的各种艺术构件,富丽高雅,使建筑更为增色。











































有关资料取自网络
摄影于2020年12月1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