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行记(概述)

(2021-01-25 05:14:19)
标签:

岁末年初

自由行

粵闽赣三省

2020年2021年

26天

杂谈

分类: 天朝神州

南行记(概述)

南行记(概述)


    自去年119日回到上海后,开始考虑是否在年内再出行一次。当时想到南方,主要是赣南和闽西。但在12月上旬要付诸行动时,查了一下天气预报,却步了,因为未来的十余天都是阴天和雨天。于是想到先到更南的地方,慢慢地一站一站地往回走,把闽西赣南也带进游览。

    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上海到珠海的飞机票很便宜,南方航空,仅190元。于是下手,居然还有优惠,只收了175元就可以带行李20KG并飞珠海,时段也不错,是19:3522:10。赶到市区稍晚,于是在机场旁的小镇上预订了一晚旅馆。23:00时我已躺在旅馆的床上了。

    我和10月份去京冀鲁苏一个模式,带个背包即出发(上图)。在国内,有什么都可以随时购买,而且价廉物美,没必要带了很多的东西。

    第二天,搜索一下到市区旅馆的交通(在拱北口岸附近),居然40多公里的路程,公交车只要1元。走出旅馆十分钟不到,就在路边公交站等车上车。在等车的地方后面约百米处是珠海机场正门,那里的机场大巴到市区却需要26元,呵呵!

    机票已订,于是开始行程规划。国内行程一般我是大体想好一条路线(尽量依靠铁路),也看了一些地方的主要景点。

    行程路线: 上海—珠海—中山(后没去)—江门(开平)—佛山—广州—深圳—惠州—河源(途中加入的)—揭阳(途中加入的)—汕头—潮州—(漳州)南靖土楼(具体哪个到那里才知道)—龙岩(永定)—长汀—瑞金—赣州—吉安—抚州—鹰潭(因下雪,仅停留)—上饶(实际路过)—玉山—三清山—玉山—上海。

    原计划30天,后因赶回上海参加同学聚会而缩短4天,26天。

    大交通基本上以火车为主,尽量乘坐K车。我有时间,缺钱,能省则省!在无铁路的地方则乘坐当地巴士。

          国内住宿,我一般都在携程上预订,提前一天或当天。大城市以青旅为首选、中小城市则选当地小宾馆单人间(条件普遍较差、不能与青旅相比)。旅馆的选址上,我基本上就是要么在市中心、要么在火车站或汽车站附近。

          在旅行的观赏景点上,出发前作了一些了解,具体则到了当地根据百度地图搜寻。景点,不考虑个个顾及,但大牌(5A)的尽力去。因为我出行是旅行,不必考虑去每一个景点,但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要多观赏一下当地的建筑、尤其是百姓的住宅(新与旧)、跑跑当地的农贸市场、超市,一为自己寻找就餐地方;二了解一下当地物价。

     另外,还是共享车。到了珠海一看有《哈啰》共享车,马上购30天无限次骑行卡。在珠海、开平、佛山、广州、汕头、赣州的交通就依靠骑行共享车。

     带了一张上海的全国通行交通卡,城市交通全能用,不必投币了。另,深圳对全国各地老人,60岁以上全部免费。上车后把把身份证在刷卡处刷一刷即可。

     关于“门票”,我是70后,全免了。仅珠海有一景点,我十公里赶过去,却也收门票(半价),我拂袖而去,仅是牌楼而已,本人看了多了,何在乎这几座圈起来的牌楼?

南行记(概述)


    珠海,曾经去过两次,最早是在1992年。这次因为机票便宜,再游一次珠海。感觉中,景点不多,就先去了没去过的《圆明新园》。

南行记(概述)


     《珠海渔女》雕塑也再去看看,那天风大,时晴时阴,有点冷。

 

南行记(概述)


      拱北口岸处也去看看,人很少,看看进出澳门的状况。

南行记(概述)


    珠海住了两晚,玩了仅一天。感觉没有什么再可玩的,就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远郊有个斗门镇有条清朝老街。于是转了两次车来到斗门清朝老街。还真不错,古色古香,只是疫情期,没有人气,古街也短了一些。

 

南行记(概述)


    到达开平还算早,骑了共享车在市区逛逛 ,领略一下小城的风貌,找个好餐馆吃晚饭。

南行记(概述)


    第二天先到达“碉楼”所在的赤坎古镇,那里也是有老街和碉楼的,但全在翻建,围了起来,无从看到。只得转到《立园》去看碉楼。

南行记(概述)


    立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十年建造的私家园林,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成。该园集传统园林、岭南水乡和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    

    因为这里实际上已经不住人了,和乌镇的西栅一样,我称之为“碉楼主题公园”。

南行记(概述)


    看过立园,再到自力村看碉楼。

    自力村碉楼有9座碉楼6座庐最早的龙胜楼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最晚的湛庐建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其中,最精美的是高6层的铭石楼。

南行记(概述)


          20 世纪 20 年代间,因土匪猖獗、洪涝频繁等原因,一些华侨、港澳同胞便拿出部分积蓄兴建碉楼和居庐。

南行记(概述)


    对于佛山,我是久已向往,这么个富有宗教色彩名称的城市是怎样的呢?

    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海内外。技艺精湛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于唐宋,盛于明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南行记(概述)


    到了佛山,发现景点还不少,自己去了也不少。感觉好的还是在市区,如大名鼎鼎的《祖庙》和新景《南风古灶》。也去了郊外的西樵山,天气不佳,那高大宏伟的南海观音也是灰蒙蒙的。

    佛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祖庙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

南行记(概述)


    佛山是南国陶都中国陶瓷名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已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南行记(概述)


        我在南风古灶的街头休息,看看路人。

南行记(概述)


     曾去过广州两次,和太太一同去的是2010年吧,游览了较多的景点。这次想把上次遗漏的景点再补上,如中山纪念堂。另外去了西关老街坊。骑了共享车在市区看了不少地方,吃了美食,真是物美价也廉,宜居城市。

     第三次去《越秀公园》,在这个号称“羊城”的羊雕塑前留个影!

南行记(概述)


    中山纪念堂,2010年那次没有开放,这次是必须去的。

    中山纪念堂于19291月动工,193111月建成。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    

南行记(概述)


    陈氏祠堂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  

    这次再度参观,好在人少,绝没有了上次那种人挤人的场面。

南行记(概述)


    骑着共享车沿着珠江骑行,来到了沙面。

    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南行记(概述)


     我在珠江畔(靠近“小蛮腰”处)留个影。

南行记(概述)


    深圳,曾在1992年到那里学习了十余天。这次再到深圳看看,纯是广州到深圳火车票便宜(K车)。但深圳的景点多为人工景点,我首选了曾去过的《世界之窗》。

    28年前到深圳看《世界之窗》,有点小小的新奇和震惊。现在再看,一方面景物已老矣,显得陈旧;二是这些世界各地的景色基本上我全部都看过真物了,丝毫没有感觉了!

南行记(概述)


    世界之窗是中国著名的缩微景区,以弘扬世界文化为宗旨,是一个把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民间歌舞表演融为一体的人造主题公园。公园中的各个景点都按不同的比例仿建。

南行记(概述)


    深圳的《东部华侨城》纯是个娱乐场,我虽免票,但节目几乎一个也不能去碰,呵呵!

南行记(概述)


      在深圳的市中心地带走走看看,高楼林立。

南行记(概述)


    在深圳的第二天,寻了个曾经兴旺过的中英街,检查依旧,但里面的兴旺已是过去式。走来走去,没有多少人,店家大多关门大吉。

南行记(概述)


    深圳去后,乘坐火车来到惠州。这里也曾在2013年来过。市区景点就一个西湖公园比较好,于是再度光顾。

 

南行记(概述)


    惠州西湖公园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13平方公里,是以素雅幽深的山水为特征、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其山川秀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苎萝西子岭南明珠之美誉。

南行记(概述)


     西湖公园出来后,就在附近再次参观一下《黄氏书室》。

   黄氏书室是归善县黄氏族人的祠堂,建于清道光壬寅年(公元1842年),是具有岭南特色的三开三进祠堂式院落,左侧另有三进配房,以小巷侧门联接,整座建筑较为宏大,总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该建筑内雕刻工艺精致,刀法熟练流畅,所刻石狮传神活现,栩栩如生,木构件驼墩、斗子精巧典雅,墙壁上保存了很多绘有古代圣贤的壁画,其本身就可以构成一座民居建筑博物馆。

南行记(概述)


    河源和揭阳,原来是没有考虑在行程中。后来在购火车票时发现,所乘坐的火车班次都经过河源和揭阳的。车票又低廉,于是把这两个地级市加进了行程。至于景点,则是到了当地打开手机中的“百度地图”,搜索一下(或点击“周边”)全解决了。图为我在河源的文庙前。

南行记(概述)


    龟峰塔位于源城区东江江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距今有八百多年历史 , 是广东省可考的南宋早期阁楼式砖塔,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龟峰塔历史悠久 ,楼式典雅, 平面为六角形,塔体通高为42.6 , 塔外观为七层,内为十四层。

南行记(概述)

    

      我在龟峰塔的最高一层,后面是东江。

 

南行记(概述)


       我在揭阳进贤门城楼前。

南行记(概述)


    揭阳之后,乘坐火车直达汕头。2013年我和太太去了潮州,舍去了汕头。在揭阳碰上几个小青年说汕头没有什么好看的,我差点上当。汕头还真的不错,交通方便,老城,尤其是“小公园”一带集中了老建筑—骑楼,赏心悦目。

 

南行记(概述)


      乘公交来到榕江对岸的礐石山公园,俯瞰汕头市区。礐石山公园,与汕头老市区隔海相望,于韩江、榕江、练江等三条江汇合出海处。公园丘峦簇拥,怪石嶙峋,岩洞密布,且由于地质地貌的演变,海、山、石、洞四者各具奇观。形成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旅游资源。

 

南行记(概述)


    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建筑而成的纪念性公园。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形城堡建筑,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

南行记(概述)


     潮州,第二次再来,我重点放在了看广济桥。在夕阳下,我在韩江畔留影。

南行记(概述)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

南行记(概述)


      傍晚时分,浮桥开始清场,准备由拖船将浮船拖走。

南行记(概述)


    看了广济桥,便再度游览一下牌坊街。这些牌坊,如要每个看清楚,也很累的,太多了!

南行记(概述)


    潮州之后,我在潮汕站乘坐动车到福建漳州,结束了15天的广东游览。在漳州站,我马上搭乘公交到汽车总站,乘巴士到南靖县。司机知道我去土楼,便把我放在了去《云水谣》的公交站。到《云水谣》,那些民宿老板纷纷出动,我拣了一家住了进去。

南行记(概述)

 

     南靖云水谣,原名长教,那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2005年底,由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南行记(概述)


    在《云水谣》景区,我看了最高的土楼——长教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共5层,高21.5米,每层28间,共140间。这座楼共用20厘米口径的杉木柱220根,65厘米口径的梁材780根。令人称奇的是,这座楼建于沼泽地上却没有桩基,就像一艘大船飘浮在海上,虽历经200多年仍巍然屹立。

南行记(概述)


    保护最完好的土楼——梅林怀远楼。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直径38米,高414.5米,共136间。楼内雕梁画栋,佳联成对,读来回味无穷。处于核心位置的斯是室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精巧秀气,古朴天然,置身其中,仿佛有朗朗书声。这是一座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

南行记(概述)


    第二天,我转车去田螺坑景区。一个人一辆大巴士,司机先带我去塔下村看看。呵呵,因为事先不了解没做功课,看了不少土楼,回到车上与司机一说,他说我没看最重要的东东,呵呵!

    然后到了裕昌楼,俗称“东倒西歪楼”,进去仔细一瞧,果然名不虚传。

    裕昌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建于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裕昌楼共有五层,房室270间,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

南行记(概述)

 

     歪斜尽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层至五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裕昌楼的斜,是局部结构的斜,就像今天位于央视新大楼,有惊无险,斜而不危。   
南行记(概述)


    最后司机开到了《四菜一汤》土楼,介绍了椭圆形的文昌楼里的一个民宿,我想体验一下土楼的感觉,就如同我曾经在黄河壶口瀑布山西一侧住宿窑洞,结果并不如意。

    田螺坑土楼群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被人们戏称为四菜一汤

 

南行记(概述)


     现在这五个土楼全开辟成商店和住宿。

 

南行记(概述)


       我在观景台上留影。

南行记(概述)


     这是我住宿的文昌楼,住宿在三楼(最高一层),无卫生,不方便。

南行记(概述)


      这是塔下村的土楼,也已改建成宾馆。

南行记(概述)


    结束了在南靖土楼的游览,下一步如何行动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不想回厦门后再到龙岩。晚上民宿老板主动问我,结果谈好明天乘摩的到相邻的龙岩永定的土楼(振成楼或承启楼都可以)。

    早在2012年我到云南就发现一个现象,国内两个相邻的县,靠了再近,但如是分属于两个不同地级市的话,它们之间是没有正规交通的。

    摩的司机带我到了永定的承启楼。承启楼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

     下图中,大的土楼就是号称“福建土楼王”的承启楼。

 

南行记(概述)


    承启楼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面值1元的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环环相连的土楼,这座土楼就是承启楼,承启楼是一座城堡—— 一座家族之城。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影响力深远。

南行记(概述)


    承启楼旁边的侨福楼,始建于1962年。圆形土楼,坐北朝南。是楼主在海外的兄弟筹资兴建。

南行记(概述)


    也在承启楼旁的世泽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1929年毁于战火,1931年按原状重建。长方形土楼。

南行记(概述)


    在承启楼景区看了一个小时多,感觉视觉也有些疲劳了,决定撒退。刚在镇上走了不到五分钟就见一辆巴士迎面而来,一问是到龙岩,赶紧上车。二个小时多点就到了龙岩市区。马上吃午饭,饭后就骑了共享车到预订的旅馆,安顿后到最近的古塔看看。

南行记(概述)


    准星楼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是龙岩市区仅存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四合院方形土楼,也是中心城区保存最大最完整最有特色的古民居。经修缮保护开发,设立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并充分利用现有场所,引进文创企业,形成龙岩文创企业聚集地——准星楼1736文创园。

南行记(概述)


      到市中心的步行街去看看,顺便解决晚饭。

南行记(概述)


     因为骑车,跑了比较远,居然到了龙岩的体育公园,好大的一个休闲锻炼场所。

南行记(概述)


     离开龙岩,乘坐火车到了向往已久的长汀县,想去看看汀州古城。

     汀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国家AAAA级景区,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1994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福建四大名城之一。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

     下图是汀州古城的济川门。

南行记(概述)


    始建于唐大历四年的汀州古城墙,至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5000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佛挂珠的独特格局。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汉族客家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

     下图是夕阳下的济川门城楼。

南行记(概述)


    观赏了大夫第。大夫第门前是奔流不息的客家母亲河汀江,这座宅院大部分都由美轮美奂的精巧木雕组建而成,建筑布局通风,采光充足,疏密得当,可以说是客家府第式建筑的经典精美之作。

南行记(概述)


    逛了店头街,店头街是一条传统的手工百业街,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条古街上遍布着一大批建于明清时期的府第式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有的规模宏大,有的小巧别致,但都翘角飞檐、雕梁画栋,精美别致。

南行记(概述)


       站在城楼上观赏汀江。南行记(概述)


    最为赏心悦目的是卧龙书院,据宋《临汀志》记载,卧龙书院即是当时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位于“卧龙山之南麓”,宋代大儒朱熹等曾在此讲学。重建,保留古韵,历史为基,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了大量传统古书院,结合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按照南方传统园林景观布置,形成古香古色的文化空间。

南行记(概述)


    书院内沿小河次第坐落着文昌阁、卷云亭、迎宾馆,基本保持着飞檐斗拱的闽西客家建筑风格,年前新挂的灯笼红彤彤的随风摇摆。形成古香古色的文化空间。

南行记(概述)


    长汀之后来到了江西的瑞金,这里纯是红\色\旅游。先去了红井景区, 红井位于瑞金沙洲坝,这里集中了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中\\共和中\华苏\维\埃\政\府的主要机\关部门。

南行记(概述)


    然后乘坐公交到叶坪景区,这里同样集中了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中\共和中\华苏\维\埃\政\府的主要机关部门。

南行记(概述)


       叶坪是共和国的摇篮。

南行记(概述)


    第二次来赣州,因为风和日丽,这一次的赣州行,格外漂亮。我观赏了曾去的景点:八境台、郁孤台、蒋某旧居等 。下图是八境台。

南行记(概述)


      大概是翻新重建的军门楼。

 

南行记(概述)


    贡水上的古浮桥,上次没有看到,这次观赏很惬意。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已有800多年历史。

    整座浮桥分为33组,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铁锚固定在江面之上。过去赣江水运繁忙的时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开启一次,让船只通过。

南行记(概述)


    仍去了古巷《灶儿巷》,体验一下古城古韵。灶儿巷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明代称作姜家巷。清初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

 

南行记(概述)


      仍去了老城中心的钟楼,看看周边的骑楼。

南行记(概述)


    郁孤台海拔131米,是赣州城区的制高点,赣州宋代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因坐落于山顶,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

南行记(概述)


    乘坐火车来到吉安,首先到远郊的美陂石村,但那里已成工地,正在改造古村。扫兴归来,到《白鹭洲书院》观赏。

    白鹭洲书院位于江西吉安市内赣江江心的白鹭洲之头,南宋吉州知军江万里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它和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合称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白鹭洲既以白鹭为名,所以宋代在洲上创建书院时,也就依洲名而称之为“白鹭洲书院”。

南行记(概述)


    江西书院跨越千年,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坐落在吉安市由江万里创办的白鹭洲书院是江西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经600年的历史兴衰,也曾影响一时,在江西书院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南行记(概述)


    去了新人工景点《庐陵生态园》,庐陵文化生态园是利用螺子山山体和滞洪区为建设用地打造的一个生态公园,总面积约4000余亩。

南行记(概述)


       美陂古村,正在翻新重建。

南行记(概述)


    乘坐巴士来到抚州,看了两个名人纪念馆。

    汤显祖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而建立的名人纪念馆。

南行记(概述)


    王安石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而建,为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

南行记(概述)


    沿着抚河,我到了《拟岘台》。

    拟岘台,位于江西省临川(抚州)市抚河畔,历来为江南名胜,古与河北幽州台、山西鹳雀楼、赣州郁孤台等齐名;有诗云“占断江西景,临川拟岘台”; 拟岘台始建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现台为第七次重新修复,主体高度为49.9米,为宋代风格建筑。

南行记(概述)


    文昌里的称谓源自唐代中期,抚州官府在城东抚河段修筑拦河蓄水堤坝。北宋沿袭唐代乡里制度,抚河以东属港东厢,因其地有文昌堰,故将文昌堰附近区域命名为“文昌里”,迄今已历千年。其后与“文昌”相关的地名,如文昌桥、文昌门、文昌堂、文昌楼、文昌阁、文昌轩等一批代表临川文化特色的赣派建筑相继应运而生。

南行记(概述)


    在文昌里街区,最令我欣赏的当属玉隆万寿宫(抚州会馆)。

    玉隆万寿宫占地面积432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进。前进为乐楼(戏台)、前厅和耳楼,后进为三层阁楼,中进为大殿。大殿又分左、中、右三部分,左则是火神庙、右侧为文兴庵,中间为许仙祠(又称旌阳祠)。

    2011年,玉隆万寿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抚州市中心城区内唯一一座“国保”文物,也是“临川文化”中古建筑的优秀代表。

南行记(概述)


     从抚州乘坐巴士到鹰潭,到达后当地下雪,我当即改签火车票,当天即到上饶玉山。住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上了向往多年的三清山。

     来了早不如来了巧,雪后的三清山,令我惊讶不已,因为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美丽的雪后山景。

 

南行记(概述)


     巨蟒出山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有华山之险要,兔耳岭的怪石景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中心景区,海拔高度约1200米处,与女神峰相峙而立,为三清山标志性景观、三大绝景之一。犹如陈运和的诗所写:“一条巨蟒出山正扑向稀世奇景 却被女神用长藤勒成难以动弹的石形”。

南行记(概述)


    东方女神位于南清园东北部,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180余米。整座山体造型就像一位秀发披肩的少女,天地造化,鬼斧神工。亿万年来,女神端坐山峰,默然注视芸芸众生,神态祥和。传说女神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瑶姬。世人认为她是春天的化身,因而又称之为“东方女神”。

 

南行记(概述)


     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

南行记(概述)


     整个三清山银装素裹,我走了六个小时,饱览美景,心情大悦。

南行记(概述)


    三清山风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巅”故名。

南行记(概述)


      在雪地上书写了我来到了三清山!呵呵!

南行记(概述)


    当天晚上九点,我在玉山火车站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第二天凌晨到达上海南站,结束了我2020年和2021年的“年末岁初”的26天旅行。

南行记(概述)

有关资料取自网络                  摄影于20201215日至2021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