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帕耶寺和瑞山陀塔【佛之国缅甸】

卜帕耶寺位于伊洛瓦底江东岸,蒲甘的北面,靠近货运码头,是当地罕见的在阿奴律王朝之前修建的建筑,原是蒲甘地区最早的寺庙,但是1975年地震的时候完全被损坏,所以现在看见是之后重建的。


卜怕耶寺虽然不确切何时所建,但根据入口处的碑铭来看,可以追溯到3世纪。从佛塔的风格来看,很可能是9世纪蒲甘建城或者11世纪建城墙时所建造的。形状为葫芦形,金灿灿的屹立在伊洛瓦底江边,周围没有阻挡,是观看江边日出日落的好位置。





有种传说讲到:蒲甘平原第一位国王Thamuddarit治国时,遇老虎、飞天鼠、公猪、大鸟和一株大葫芦等5种怪物作怪吃人,大葫芦藤蔓伸向各处,断其茎即长回原样,直到Pyusawhti(163-243)王子带着神钵来到蒲甘收服这5样怪物。并在登基后于征服怪物之处修建佛塔,竖立在白色的石坛之上,外面涂金,里面供奉了舍利。。卜怕耶的意思就是“葫芦之塔”。


瑞山陀塔由开国国王阿奴律陀建造与1057年,属于早期建筑。是一座高50米、五级台阶幽雅白色金字塔式佛塔。这座佛塔名字的意思是“金色神圣的发舍利”,以供奉珍藏在塔内由庇古王进贡的佛发舍利为塔名;也有说是阿奴律陀王为取小乘佛教经典发兵打败直通国的马努哈王凯旋归国后所建。


瑞山陀的塔基呈玛雅金字塔形,底座四方有五层,两层砖色三层与塔身一样是白色,有陡峭的台阶可层层上至第五层平台观日落,第五层平台上立覆钟型的白塔,塔基上有两圈八角形基座,与下面的五层构成七级浮屠,再往上就是白色的塔瓶与金色的塔尖。自从达宾纽寺不能登塔以后,这里第五层的大平台已经成为游客们观看日出日落的最好位置。而且绕着平台行走,环顾四周,往北可以看见阿南达寺和达宾纽寺,往东是达玛扬基寺,往西可以眺望伊洛瓦底江。每天晚上16:30左右,游人开始涌向这里,希望占据最好的位置观看和拍摄完美的日落。





在印度佛教最为兴盛的孔雀王朝时代,阿育王把传说中佛祖的八颗舍利子集中起来,重新分配到84000个国家,这些国家为供奉舍利便纷纷建造舍利佛塔,佛塔成为佛祖的象征,是天地组成的宇宙之轴。在佛教信奉者心目中,见塔如见佛,拜塔如拜佛,人们绕着佛塔虔诚地行走,在佛塔前摆满鲜花、蜡条,定时为佛塔滴水、洒米花、拴线祈福。该塔在11月举行点灯节,纪念菩萨返回大地,灯节期间,姑娘们举行织红袍比赛,灯节结束时,把红袍赠送给和尚们。只是,今天的瑞山陀塔更多是在旅游攻略中作为蒲甘观赏日出日落的最佳地点被提及。实际上,登高观日出日落已不可能了。到处是路障,禁止的告示。下面就是我看不到日出后返回旅馆所看见的热气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