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国卢森堡(下)《独行亚非欧58天》

到卢森堡看一看是我一直的愿望,但去年我从伦敦乘火车到巴黎,然后就再乘火车到布鲁塞尔,这是我旅行路线的一个败笔。其实,应该先从巴黎到卢森堡,然后再到布鲁塞尔。这条路线完全可行,且车费多不了多少。今年进行补救,我到法兰克福三天后,乘坐火车奔向卢森堡。
卢森堡对我来说,一直很神秘。这么小的国家,居然那么富有,尤其它的钢铁工业和金融业是它的支柱产业。
我于中午时分到达卢森堡火车站,然后步行到卢森堡青年旅馆。在那里,我住宿了两天,游玩了一天半,感到很尽兴。
卢森堡大公国位于欧洲西北部,被邻国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包围,是一个内陆小国,也是现今欧洲大陆仅存的大公国(以世袭大公为元首的国家),首都卢森堡市。因国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国”、“千堡之国”的称呼
。
卢森堡地形富于变化,在历史上又处于德法要道,地势险要,一直是西欧重要的军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罗陀的称号。
卢森堡于公元963年形成统一体。15~18世纪经历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的统治,1815年成为大公国。1867年成为中立国,1948年起放弃中立。
卢森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欧盟和北约创始成员国之一,拥有欧盟多个下设机构,如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以及欧洲投资银行,被称为继布鲁塞尔和斯特拉斯堡之后的欧盟“第三首都”。同时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还是欧元区内最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及全球第二大仅次于美国的投资信托中心。金融、广播电视、钢铁是其三大经济支柱产业,该国失业率极低,人均寿命80岁。

著名的自由大街。这条街从火车站一直通往峡谷边的阿道夫大桥,也被称为“卢森堡的华尔街”或“银行大街”。(上图为银行大厦)





宪法广场的英雄纪念碑是1923年完工。当时是为了纪念一战中所阵亡的3,000名卢森堡士兵,而在二战被毁坏之后重建,因此就具有了双重的意义。纪念碑有12米高,上面的胜利女神像是出自本地艺术家克劳斯之手。



圣母教堂建于1613-1621年之间,以前这座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并没有当作教堂,而是作为教会学校。1935年扩建工程之后,三个尖顶的帽子被加上去,成为了圣母堂。这座教堂又被成为圣子圣母教堂,里面供奉的是圣母玛利亚。教堂北部门的结构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与巴洛克式风格相结合的产物。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内坛饰以名贵的雪花石膏雕像,墙柱上雕刻着阿拉式图像。



大公府是卢森堡大公办公的地方。建于1244年卢森堡的历任统治者把这里作为到访时的行宫。到1890年卢森堡有了自己的大公阿道夫后才开始正式成为大公府。大公府的一部分还是卢森堡议会办公的地方。

阿姆斯广场,东面的建筑建于20世纪初,叫做Cercle
Municipal,有译作环形市政厅。这是广场上的餐饮摊,很大的一块街头饮食摊。





著名的自由大街。这条街从火车站一直通往峡谷边的阿道夫大桥,也被称为“卢森堡的华尔街”或“银行大街”。这是因为卢森堡早期金融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很多大银行都在这条街的两侧设置了办公机构。后来随着新商业区的兴起,各大银行纷纷迁址,但当初的老建筑还在,也成了卢森堡城区为数不多的历史建筑观赏大街之一。



阿道夫大桥作为欧洲地区杰出建筑物之一,也是卢森堡的市标之一的“阿道夫大桥”建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一座由石头砌成横跨卢森堡大峡谷的高架桥,此桥高46米、长84米,且支撑桥梁的拱门成左右对称显得十分壮观。该桥连接了卢森堡的新、旧两市区,游客可以从桥上眺望远处的美丽风景。


根据欧盟法律,欧洲法院为欧洲联盟的最高法院,掌理一般案件的法律审上诉。作为欧盟法院的一部分,其负有解释欧盟法律和确保其在各欧盟会员国间能被平等适用的任务。欧洲法院于1952年于卢森堡市设立,目前欧洲法院的法官是由各个欧盟会员国所推派的法官组成。



卢森堡国家历史艺术博物馆,它致力于展出卢森堡历史的艺术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