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岛国马耳他的美景
《独行亚非欧58天》

3月24日,我从塞浦路斯的拉纳卡国际机场乘坐飞机飞向同样是岛国的马耳他共和国。飞机于中午11点36分起飞,行程2小时多点,下午两点到达马耳他国际机场。很快出关后,购买了七天的交通卡(21欧元,在七天内可任意乘坐马耳他的所有公交车)。于是在机场巴士站乘了X4路,到达瓦莱塔中央车站,再换乘13路(14、16均可),到了斯利马的青旅。这时是下午4点多,我马上走出旅馆,沿着海岸信步走去。

马耳他共和国,简称马耳他,位于南欧的共和制的一个微型国家(仅仅只有316平方千米),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之称“。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首都瓦莱塔。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新教和东正教。

在迦太基、罗马共和国时代,因地中海贸易而繁荣,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在此曾支配一时。今总部位于罗马的特殊政治实体马耳他骑士团因曾占据马耳他数世纪,故因此得名。在公元前10至前8世纪,腓尼基人到此地定居。1523年,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从罗得岛移居此地,1798年被法国占领。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4年9月宣布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1974年成立马耳他共和国。2004年加入欧盟。

马耳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以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旅游业是马耳他主要的外汇来源。马耳他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欧盟是马耳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另外,马耳他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及退休保险制。

上图,圣安杰洛堡垒屹立在格兰德港东侧的维托里奥萨镇,气势宏伟。初建于中世纪,名为马里斯城堡。在1530至1690年代由圣约翰骑士团重建为具备棱堡,并命名为圣安吉洛堡。在二次大战中受到巨大损害,1998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实验性名录。

瓦莱塔圣约翰大教堂,它是天主教在马耳他的主教堂之一,也是瓦莱塔的地标。它于1573年至1578年由马耳他骑士团修建,19世纪初获得与姆迪娜总主教堂同等地位。



斯利马,位于马耳他岛东北部,面积1.3平方公里,市内有海边渡假村,面积1.3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35米,该地区自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我所住宿的青旅就在斯利马的海边,就在下图楼房的一条小马路侧面。








圣埃尔莫堡位于瓦莱塔北段尽头,1670至1693年由圣约翰骑士团作为防御工事修建,在英殖民期间一直作为防御堡垒使用。英军撤退以后,该堡垒被废弃不用,周围建有国家战争博物馆。







瓦莱塔城内有很多陡坡,旧薄荷街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个。看看这个街道之陡,走起来挺累的!前面就是地中海啊!






圣安杰洛堡垒屹立在格兰德港东侧的维托里奥萨镇,气势宏伟。初建于中世纪,名为马里斯城堡。在1530至1690年代由圣约翰骑士团重建为具备棱堡,并命名为圣安吉洛堡。


三姐妹城,维洛里奥萨与科斯皮夸和森格莱阿组成中世纪马耳他著名的三镇。


马耳他虽小,我住了五晚,除一天下雨我仅到超市看看购物外,其余时间都在两个岛上游览,意犹未尽。所以,我决定将马耳他专集写成三篇。本篇为首集,第二集仍以瓦莱塔和斯利马及三姐妹城为主要景点,第三集则写戈佐岛游记。谢谢观赏!

加载中,请稍候......